这周的地球村上演了“赛博未来片”和“消费现实片”联播。
这边人形机器人刚组团出道,那边脑机接口又“治人”又端出“读心术”黑科技;另一场大片里,当科技巨头狂欢之时,普通人的钱包正在为全球经济裂缝里的尘埃买单。科技创新正在推动着全球经济生态的重构,而技术红利如何更公平地转化为民生福祉,或许是全球共同解题的新方向。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
人形机器人组团出道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人形机器人组团出道。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展馆里,3000多项前沿展品争相亮相,其中光是智能机器人就有60多款。从去年只有18家机器人企业参展,到今年超过80家具身智能企业亮相。
展会上,宇树科技的G1人形机器人上演“武林争霸”格斗赛;有机器人在表演“蛋雕”,用细细的金属针在鸡蛋壳上刻出“WAIC 2025”;有机器人直接摆开麻将桌,跟观众玩“四川麻将”;有机器人的灵巧手能弹钢琴;还有机器人在“小吃街”煮串、剥鸡蛋、调奶茶。“业内把AI智能水平分成了6级,最高级就是所谓的AGI(通用人工智能)。”一位千寻智能的技术负责人说,“现在大部分机器人还处于1到2级的水平。但也许再等个5到10年,AGI就能实现,让机器人帮忙洗衣做饭的未来指日可待。”
AI机器人今年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终于支棱起来了!从呆萌的“站桩选手”进化成了“手工达人”。AI不再只会画大饼,反应速度变快了,实用技能也提升不少。不过网友们的毒舌依旧在线:“剥个鸡蛋比我奶奶还慢”“搬个箱子电费都比人工贵”“我妈干活都比它们利索”。看来“钢铁侠”们的才艺还得继续升级,明年能不能交出更“6”的成绩单?拭目以待!
从实验室走向民间
脑机接口技术加速升级
据外媒消息,近日,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正在英国启动一项临床试验,以进一步测试植入大脑芯片的患者控制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的能力。另外,Neuralink还计划到2031年为2万人植入芯片,营收预计达10亿美元。德国公司CorTec于7月底在美国西雅图Harborview医疗中心完成首例BCI植入手术,目标为中风导致上肢功能障碍者加速运动功能康复。该手术首次实现“德国技术+美国临床”跨国合作模式。
据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消息,近日,“2025睡眠神经调控医学研讨会暨梦境脑机接口创新产品发布会”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举办。会上,全球首款多模态梦境脑机接口“梦邻”发布。据介绍,“梦邻”具备四大核心功能:能监测脑电波;动态睡眠调控;减少起床疲劳感;还可以配套手机App可生成包含梦境主题、情绪状态的睡眠报告,并提供定制化健康建议。
当CorTec用BCI帮中风患者抬手时,Neuralink已幻想“意念操控万物”,医疗应用先行值得期待和鼓励。对小编而言,可能专治熬夜emo党的黑科技脑机接口枕头更令人心动。
英伟达市值狂飙至4.3万亿美元
三星获特斯拉千亿元大单
据外媒报道,7月31日,英伟达市值突破4.3万亿美元,带飞纳指本月第14次创新高,牢牢占据了总市值第一的位置。而险些跌出前十榜单的特斯拉最近又有大手笔:三星与特斯拉达成1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84亿元)芯片代工协议。特斯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社交媒体秒认领订单:“没错,165亿美元我买的!”,同时官宣下一代AI6芯片由三星德州工厂独家代工。他不仅强调“将亲自参与提升生产效率”,还指出“这还只是最低金额”,直接推动三星股价飙升。特斯拉想借此摆脱英伟达等芯片依赖,三星则想来一场市场份额的绝地大反击。业内人士认为,这份持续至2033年年底的大单,或将使未来全球晶圆代工格局生变。
马斯克一句话改写股市K线,不仅让吃瓜群众见证了“钞能力”的威力,也证明了算力的硬通货价值堪比黄金。只是科技巨头间的火速“联姻”,蜜里总掺着心眼和玻璃渣。而婚后能否顺利达成各自目的,还得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呐!
全球涨价风暴席卷
据外媒报道,近期,英国国内市场的食品价格持续攀升,尤其是茶叶、肉类等日常必需品的价格显著上涨,将英国食品通胀率推升至过去17个月以来的峰值。归其原因,是全球供应链紧张、运输成本增加以及部分地区气候异常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另据央视新闻消息,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日本今年8月将有超过1000种食品价格上调,平均涨幅为11%。日本这轮食品“涨价潮”较去年势头更猛,全年预计将有约2万种食品涨价。机构分析,这轮食品“涨价潮”与原材料、电费、人工和物流成本上涨等因素有关。
极端天气也推升了食品价格。西班牙持续干旱致橄榄油一年内涨价50%,超市限购、餐厅改用调和油;印度洋葱则因热浪致价格暴涨89%;韩国白菜因高温减产70%,韩国主妇们转向中国进口泡菜。研究称气候冲击已让食品短期涨价成常态。
日本的饭团、欧洲的橄榄油、印度的洋葱......谁涨得最狠,谁就承包了头条。主厨们苦笑,淋橄榄油像开香槟,得按滴计费了;印度老铁们更是集体破防:“没有洋葱的咖喱没有灵魂啊!”
作者:姚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