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围门槛达270.23亿元,比上年增加7.1亿元;
营业收入总额达43.0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14万亿元;
72%的入围企业属第二产业,66.4%的入围企业为制造业;
拥有72.16万件有效专利,比上年增长8.23%;
194家入围企业实际控制273家A股上市公司……
8月28日,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显示,我国民营企业整体规模持续提升,经济效益持续向好,发展方式持续转变,创新活力持续增强,公司治理持续完善,社会贡献持续彰显。
同上年一样,京东集团、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居榜单前三位。
规模提升、效益向好
榜单显示,2024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到43.05万亿元。户均营业收入达861.02亿元,较上年增长2.72%。
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的企业共105家,较上年增加8家;其中,超过5000亿元的企业有11家,较上年增加2家;
资产总额共计51.15万亿元,户均资产1023.09亿元,增长2.62%;
资产总额超过千亿元的企业共97家,较上年增加8家;其中超过5000亿元的有16家,较上年增加1家。
民营企业500强中,有361家企业的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有380家企业的资产较上年增加。
此外,民营企业500强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户均净利润36.05亿元,同比增长6.48%。净利润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有70家,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34家,超过200亿元的企业有19家。
向“新”向“绿”发展
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是一个窗口,更是一面镜子,折射了中国经济的澎湃活力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潜力,让人们看到了传统产业的突围和新兴产业的崛起。
通过该榜单,能深切感受到民营企业500强含“新”量显著提升,新兴产业人气正旺,逐步汇聚成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民营企业500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积极布局,实际填报的309家企业已投资627个项目,涉及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细分领域。
以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这家以炼油、石化、聚酯新材料和纺织全产业链发展的企业,现拥有全球产能最大的乙烯—精对苯二甲酸(PTA)工厂之一、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纤维生产基地和织造企业之一。公司在着力发展“原油—芳烃、PTA、乙二醇—聚酯(PET)—民用丝及工业丝、工程塑料、可降解新材料、薄膜—纺织”完整产业链的同时,积极打造绿色船舶建造及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重点发展船舶建造、海洋工程、发动机、精密铸造、装备制造等板块,发展势头强劲。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企业优化业务结构的现实途径、转换发展动能的重要选择,对推动业务持续成长、提升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民营企业500强向“绿”而行的探索实践,持续推动业务优化升级。其中,83%的入围企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主要采取应用绿色低碳技术与设备、实施“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开展碳排放测算、推动产业链绿色协同发展等措施,实现绿色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一组组数据实实在在地呈现了民营企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行业发展新要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实践。
民营企业500强中,实际填报企业的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研发人员总数达115.17万人,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
其中,研发费用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171家,超过30亿元的企业有64家,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有37家;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19家。这些企业主要涉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
此外,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超过3%、超过10%的企业数量,分别为349家、191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3%、超过10%的企业数量,分别为103家、14家。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企业要高度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大企业更要利用好自身的资本优势、要素投入优势和产学研合作优势,不断强化技术突破,在关键核心领域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真正形成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拥有72.16万件有效专利,同比增长8.23%;其中,国内有效专利数量增长12.42%。“大企业行业地位领先,优势突出,在带动产业链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民企500强凭借较为突出的创新力和引领力,将有效助力产业升级,推动行业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















名单来源:全国工商联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