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将重点围绕计价算法优化:劳动报酬公平性、路径规划和调度派单算法优化、劳动安全保障及休息权利、福利保障、协商机制与算法透明度,这五个议题开展协商。”9月10日,2025年度“饿了么”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商恳谈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网约配送员和企业方面对面坐在一起,就骑手们关切的各方面问题协商恳谈,最终在平台派单、算法公开等方面达成共识,签订《2025年度“饿了么”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
今年4月,经过一线跑单小哥和平台企业的多轮协商交流,全国首份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2025年度“饿了么”(上海)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在上海诞生,形成了多项关乎骑手切身利益的条例。随后,“饿了么”分别在广东、山东、江苏、北京、浙江等重点省(市)召开了9场省域协商恳谈会,并通过覆盖200多个城市的骑士圆桌会、骑手端APP、“蜂鸟即配”官网等形式和途径,广泛征集一线网约配送员的意见建议和协商议题。
记者获悉,截至9月5日,平台共收到意见建议近1万条,并将其分类归纳为217类问题,其中72类问题平台已制定方案并协调解决,136类问题平台已作了回应并承诺逐步优化,另外劳动者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福利保障等问题也较为集中,这些也是本次协商恳谈会的重点协商议题。
“咱们送单子的时候,经常得绕路,或者空车跑回来,能不能在算远程单的钱时,把这些实际情况也考虑进去?让大家挣的钱,跟真正花的时间能对得上号。”协商恳谈会一开始,来自一线的骑手代表就直指要害,提出了骑手们最关切的收入问题,他的提议得到了许多代表的附和。
这一问题得到了蜂鸟即配管理层、蜂鸟即配算法技术等多个部门的回复。平台方承诺:将完善算法,提高顺路单派单几率,将远距离订单搭配顺路的近距离订单分配给同一网约配送员,对远距离订单给予配送时间动态调整;对于超重、体积大、需要步行上下楼梯等较难配送的订单,提高其在计价算法中的权重比例,体现“多劳多得”的公平原则。
这样的对话,在本次协商恳谈期间不断上演。一线骑手们提出的利益诉求,如极端天气补贴、算法不透明、商家出餐慢、路线规划有误差、保险缴纳等都得到了平台方的回复,并最终写入《2025年度“饿了么”平台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
记者在《协议》中看到,双方围绕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福利保障、协商协调机制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在劳动报酬方面,对于众包网约配送员,确保正常提供劳动情况下小时劳动报酬(含补贴、活动等)不低于当地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同时月收入不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在福利保障条款方面,平台为骑手提供了职业伤害保障、帮困专项资金、子女助学计划、残障网约配送员专项保障等多种福利保障外,平台于2025年底前启动网约配送员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补贴全国覆盖。
在劳动保护方面,平台将在调度派单算法模型中提高交通管制、天气预警、道路施工等动态因素的权重,前置化降低网约配送员因为异常情形导致超时的概率,降低事故风险。例如,将实时“红绿灯”功能纳入网约配送员导航和违规行为管控,方便网约配送员更合理高效地安排配送路径。
此外,平台将逐步取消超时扣款处罚,推动从负向处罚向正向激励的转变。平台还将推进升级防疲劳规则、优化“强制下线”功能,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记者获悉,《协议》签订后,将覆盖“饿了么”平台七个大区超过400万专送、众包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