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估阿里”——《财经》杂志
“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基础设施。”——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集团(BABA.NYSE/09988.HK)在8月29日公布了2026财年第一季度(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业绩。营收达到2476.5亿元,同比增长2%,这个数字看起来似乎平平无奇,但如果剔除已处置的高鑫零售等业务,同口径下的增长则达到了10%。真正让人瞩目的,是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8%,直接将市场预期的285亿元远远甩在身后。业绩的核心驱动力,清晰地指向了两个方向:云计算业务的加速(收入同比增26%)和电商基本盘的复苏(中国电商收入增10%)。
千亿豪赌AI,云业务重回快车道
根据第一财经的报道,本季度阿里在AI与云业务上的资本支出高达386亿元,同比增长了惊人的220%。如果把时间拉长到过去四个季度,累计投入已经超过1000亿元,全部用于算力基建和自家大模型的研发。这笔千亿级的投入,效果立竿见影。据阿斯达克财经网数据,阿里云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6%至334亿元,增速创下三年新高,其中AI相关产品的收入更是连续8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综合各方观点,阿里的千亿投入已初见成效,云业务与大模型成果双双开花。在Omdia的AI云市场评估中,阿里云被评为“领导者”;而通义千问模型家族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家族,衍生模型超14万个,下载量突破4亿次。高德、钉钉等核心业务也已全面AI化,甚至首款自研AI眼镜也已完成研发,预计年内发布。
自研芯片与生态合作双管齐下
除了内部业务的AI化,阿里也在外部积极布局。据《华尔街日报》披露,阿里巴巴正在秘密开发一款新的人工智能芯片,目标直指填补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空白。该芯片已进入测试阶段,主要面向AI推理任务,并与英伟达架构兼容,其战略意图不言而喻。
与此同时,生态合作也在同步推进。证券时报网报道,德国软件巨头SAP与阿里达成战略合作,阿里云将为SAP客户提供云部署支持,而SAP则将与通义千问模型合作,共同为企业级客户提供AI升级方案。
电商复苏与新增长点
格隆汇的数据则揭示了电商板块的另一条增长曲线——即时零售。该业务月活买家已达到3亿,其协同效应甚至带动了淘宝App月活买家增长25%。在8月的前三周,即时零售的日订单量峰值已突破一亿,显示出其对主站流量强大的拉动作用。
强劲的业绩也直接反映在了股价上。2025年以来,阿里纽交所股价上涨了44%,截至8月28日收盘价已达120美元。花旗、高盛、摩根大通等国际大行,也正在重新评估阿里的价值。
相关题材及人气个股
阿里巴巴在AI与云计算领域的强势表现,其热度也传导至A股市场,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关注度。在市场情绪的催化下,尤其是云计算等题材备受关注,以下为近期市场聚焦的高人气标的:
**高伟达(300465.SZ)**是金融信息化与AI+区块链融合创新企业。2025年8月26日宣布成立“人工智能与金融大数据事业部”,切入稳定币技术、金融AI Agent平台及AI分润运营模式。最新股价23.42元,单日大涨10.06%。
**沪电股份(002463.SZ)**是高端通信PCB核心供应商,AI服务器PCB产品同比增长161.46%。泰国基地已小规模量产。最新股价68.79元,涨7.28%。
**岩山科技(002195.SZ)**因被归类为AI智能体概念股,实现3天2板。8月26日融资买入3.78亿元,两融余额达21.32亿元历史新高。当前股价8.55元,涨6.21%,但旗下浏览器被通报违规收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