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阿里巴巴股价迎来上涨,港股收盘阿里巴巴报价113.5港元/股,上涨近7%。美东时间7月14日,阿里巴巴美股盘前股价也在走高,截至发稿,涨超6%。
消息面上,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美国已批准H20芯片销往中国。昨日晚间,有媒体报道,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上周末参与了淘宝闪购的战略指挥,不过,该消息并未得到阿里巴巴官方确认。
一个趋势是,阿里巴巴的两大核心业务云和电商都在进入重投入周期。股价上涨的背后,随着H20芯片的“禁令”即将解绑和阿里高层对即时零售战略重要性的重视,投资者关注阿里能否在这两个核心业务找到新的增长动力。
阿里云处在未来三年,投入超过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的重要周期,近日,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国际事业部总裁袁千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海外数据中心开服到实际上客户用起来需要一定的周期,但随着开服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客户会来和阿里云进行相应的合作探讨。
阿里电商则处在更复杂的战局之中。此前,阿里巴巴将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由蒋凡担任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CEO,从不同业务的迅速整合,实际上也能够窥见高层对电商布局的重视。7月2日,淘宝闪购启动500亿元的补贴计划,将布局即时零售、借助即时零售拉动电商消费频率、创新电商模式的战略重要性落到了真金白银。
但阿里电商究竟能够借即时零售打开新局面,还是被卷入烧钱大战盈利受损?这是过去几周市场关注的焦点。
7月10日,摩根士丹利曾发布研究报告将阿里巴巴美股目标价从180美元下调至150美元,原因便是认为外卖和闪购业务上的投入将导致阿里巴巴短期盈利承压。7月15日,据新华财经报道,遵义市红花岗区餐饮行业商会发布《关于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补贴和不正当竞争的倡议书》,称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近期发起的“0元购”“满18减18”等极端补贴行为,为争夺外卖市场份额挑动低于成本价的恶性价格战,损害了商家利益。对此,外卖平台并未作出公开回应,但如何在争夺即时零售入口与平衡自身、商家利润之间找到平衡,的确正在成为阿里巴巴的挑战。
观察近日淘宝闪购发布的战报可以发现,淘宝强调非餐饮订单的增长。7月14日,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宣布日订单量再次突破8000万创新高(不含自提及0元购),在非餐方面,1205个品类订单量环比增速超过100%。淘宝闪购上线以来,新注册商家超过24万,大部分为中小商家。
这背后实际关系着淘宝闪购将订单结构向全品类深度拓展的进度,餐饮的高频率外,放入阿里电商大盘中,即时零售更被期待带给淘宝的增量是守住电商大盘更多品类,高利润、全品类的增长。这也意味着,要吸引更多的商家、货盘,淘宝必须警惕被低价拉入低质竞争的旋涡之中,要在保持理性竞争的同时扩大市场份额,淘宝需要有更多创新打法。
值得一提的是,7月14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针对近一个时期,部分行业、部分企业“内卷”性竞争加剧的现象,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会议明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有关部门正在根据会议精神制定相关措施,进一步加大市场秩序的规范治理。
“反内卷”的政策指引下,对阿里巴巴来说,既面临着考验,实际也有了多理性思考业务、整合即时零售及传统电商业务的空间和时间。股价的上涨之中,阿里能否让市场看到更理性、长期的增长路径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