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实施已满10天。上海证券报记者自业内采访获悉,多家银行正在抓住政策红利,通过支持买手机、买车、装修等多元消费场景,火力全开借势拓客,也激发了消费市场的潜力和活力。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通过线上宣传、线下讲解等多种形式,扩大政策知晓度,同时优化贷款办理流程,提升服务效率,有利于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消费贷贴息政策与金融服务的双重支持,切实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服务消费者生活的实际动能。
线上线下结合
精准激活消费潜力
多家银行正在积极推广宣介个人消费贷贴息政策,让越来越多消费者享受实惠。
“苹果新机刚刚亮相,就收到银行短信,宣传消费贷有贴息‘红包’。”上海一名消费者告诉上证报记者,听说信用卡还有24期0分期利率,就想着换个手机,之前手机太卡了。
以分期方式“尝鲜”苹果新机,已成为普遍的购买方式——据苹果官网,今年有招商银行等四家机构支持免息分期服务。
掌上生活App显示,9月10日至12月31日期间,招行信用卡持卡人在苹果在线商店或Apple Store官方零售店等指定渠道分期购买苹果产品,可享最高24期0利率分期付款。
记者采访获悉,随着消费贷贴息政策实施,多家银行正在借势拓客:一方面通过短信、手机App等线上渠道宣介,另一方面也在线下推广,通过走进企业、商场、汽车销售店等方式,让更多客户了解个人消费贷贴息政策,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消费动力。
贴息政策的实施,切实给客户带来实惠,也激发了居民消费意愿。在深圳工作的林女士,最近就计划申请车贷,购买家庭用车。“个人消费贷有贴息政策,我买这个车贷款,交行介绍最高可以享受500元的财政贴息。”林女士说。
交通银行相关人士向上证报记者表示,客户仅需要在贷款提用时签署财政贴息协议,贷款成功发放后即可享受财政贴息。截至9月9日,该行已有近五千名车贷客户享受到财政贴息,切实将贴息政策红利转化为消费者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也有银行开展线下讲解,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邮储银行一家支行组建了专项服务小队,针对优质企业、重点事业单位及开展上门走访。该行工作人员带着政策手册、申请流程清单,先后走进卫生院、农业合作社、连锁商超及教育机构等展开讲解,逐一进行现场答疑。
记者了解到,浦发银行也与百联集团,围绕商业引流、消费场景创新等多维度进行了合作。一位浦发银行客户在百联集团旗下第一百货商业中心购买日用消费品时,使用浦发银行消费贷产品(浦闪贷)完成支付,享受了贴息政策的优惠。
优化申请流程
支持真实消费行为
出台消费贷贴息政策,意在支持真实消费行为。记者在走访中获悉,当前消费者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即贴息资金发放和贷款资金用途监测。
现阶段,消费者需使用工农中建交等18家银行,以及5家指定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的贷款放款账户进行实际消费,才能享受贴息“红包”;在办理贷款时或申请消费贷款后,需签署一个补充协议,授权银行能够查询消费交易信息。
记者了解到,银行正在优化申请流程,让消费者申请贴息更方便、更快捷、更明白。一方面,贴息会在还款时体现,直接扣减相应的贴息金额;另一方面,对授权账户的交易信息进行识别的方式为系统识别或人工审核。
贴息资金发放方面,农业银行人士向记者介绍,使用贷款时只需客户签署补充协议,并授权该行查询贷款发放账户等。当日消费最快将于次日由系统自动识别,识别后的消费纳入贴息计算。
在贷款资金用途监测方面,多家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系统无法自动识别消费交易,客户可保留消费发票,向贷款经办行申请人工审核,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贴息。
比如,招商银行客户经理表示,系统每日对T-1日发生的客户消费交易进行识别,对于系统可自动识别借款人银行账户中消费交易信息的,该行会自动处理贴息;若系统未能识别的,可通过线下人工渠道办理贴息申请,需提交真实消费发票等用途证明材料,由该行人工审核确认后,对贷款进行贴息。
消费贷贴息政策实施期限是今年9月1日至明年8月31日。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明年8月底政策到期后,还会开展效果评估,研究视情况延长政策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