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认为我并不是一个聪明的人。
我的万日长投也并不是一个噱头。
而是时刻要提醒自己,要用10年,甚至20年的长度去思考一个问题。
什么意思呢?
比如,我做房地产这个行业。我会考虑这个行业未来十年会如何?未来20年会如何?当我认为这个行业值得我去做的时候,我就不会动摇的,坚定的去做。
所以在过去的职场生涯中,我虽然换了很多的公司,但我从没有更换过一个行业,从2000年毕业到2001年离开。中间经历无数的调控,无数的低迷,也经历过无数看似死局的项目,也有无数的人离开,但我从未离开这个市场。
回头看那些调整又算什么呢?即使遇到烂项目又如何?
一直坚持了20年,我可以说吃到了整个房地产的发展的时代红利。
做投资也一样。我也问过自己,这个事情值不值得做10年?甚至20年?值不值得把自己的全部资产放上去做?
如果值得去做的话,那我就去做。我希望能够用正确的方式,去做好这20年,这和我做房地产的思路是一样的。
我工作的方法不适合聪明人,不适合见到风口就跳过去的那些人。我投资的方法也不适合聪明的人,只适合一些普普通通的投资者,甚至是农民。
10年之后,20年之后,上证指数会去到多少点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股市就是一个以10%左右的年化增长的市场,所以未来肯定不会再是今天的位置。但这个过程中,你必须在这个市场里。
1999年道琼斯指数9200点,美国詹姆斯格拉斯曼出版了一本书,叫做《道指36000点,如何在即将到来的股市上涨中获利的新战略》说实话。大卫史文森在他的书中谈到这一点时,还多少有点调侃的意思。但20多年过去后呢,当下已经是45418点。
段永平也曾经提到一个思维,就去你考虑一个问题的时候,你要去想十年后它会怎么样?值不值得你去做?如果值得那应该怎么样去做好它?
原话怎么说的?我不记得了,但大概是这个意思。
很多事情模糊的正确就对了,不需要那么多精准的波段。否则,你很容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躲过一段下跌,很容易就错过整个牛市。
只是笨人说笨话,聪明人还请绕路走,谢谢了~
截止目前为止,四个亮相的小伙子,加起来也是A8了,这只是我的财富自由计划,不作为投资建议,请知悉。其中:
和光藏锋2号:约90%权益,10%债券,以混合+行业轮动为主;
今年以来29.16%,近一年收益48.60%。
和光藏锋:约90%权益,10%债券,以混合均衡稳健为主;
今年以来23.71%,近一年收益42.98%。
藏锋兄弟目标:年化10-15%,目前有400多了。
用途:大哥哥小二其实可以看做同一个组合,只是性格有点不同,大哥稳重点,小二激进一点。
和光无锋:约25%权益,71%债券,4%黄金;
今年以来6.44%,近一年收益12.56%。
目标:年化5-8%,目前600多了。
用途:这是我未来10年的生活费。如果年化5%,每月5W生活费,现在起码可以用12年了。
和光无为:约10%权益,90%债券;
今年以来2.88%,近一年收益6.86%。
目标:年化3-5%,还有几十个。
因为随时可能会用到,所以对回撤要求比较严格,力求最大回撤控制在2%左右,成立以来最大回撤1.44%,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组合,让我安心。
用途:作为我一年内的生活费,活钱,零钱。当然在不断降息的时候,是可以代替存款、定期的,因为灵活性非常强。
还是那句话:与其试图预测无法预测的情况,倒不如致力于构建稳固的投资组合和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