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经济数据公布,上半年GDP增长5.3%,二季度GDP增长5.2%,总体还是展现出韧性。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是经济的重要支撑。
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量产增速较快,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发展。
消费、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力量也较明显。
年初设定的GDP增长目标为5%左右,如今上半年达到5.3%,意味着下半年的增长压力相对来讲能小一些。但后续一些严峻的情况还是需要关注,也是我们持续跟踪的核心议题。
1)社零,6月同比增速4.8%,较上月有所回落,以旧换新等政策效果边际下降。另外,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4%,而社零增速5.0%,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或不高。
2)地产,6月各线城市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继续下降,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2%。
3)企业利润,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1%。在需求偏弱、价格下行环境下,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这或将抑制其扩大再生产的意愿。
4)最重要的是——物价下行压力。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1%。年初设定的全年通胀目标在2%,这么看下半年提升通胀压力是很大的。
总体而言,在前期一系列政策支持下,上半年经济增长整体表现尚可,但内生增长动能仍有待加强。
后续国内面临转出口受限制,需要重点关注:消费刺激政策的可持续性、房地产市场的企稳信号、企业信心与盈利能力的修复,以及最为关键的物价下行压力。这些可能都是政策层面需要着力应对的挑战。
往后看,昨天政策层表示“要以更大力度来推进房地产止跌回稳“、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等,我认为,随着基本面压力的逐步显现,宏微观背离程度收窄并趋于一致,相应的政策支持大概率不会缺席。无论是当前的反内卷措施,还是未来可能在结构和总量维度推出的举措,都应抱有一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