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市场对顺周期行情的讨论仍停留在宏观预期时,资金已悄悄涌入周期板块——一场由政策与供需重构驱动的“反内卷”浪潮,正在化工板块悄然掀起;与此同时,畜牧产业链的周期反转信号已通过资金流向清晰浮现。
看化工:限产风暴下,龙头开启 “溢价模式”
1. 政策与项目双轮驱动,化工供给格局优化提速**
政策层面,工信部即将出台石化行业稳增长方案,剑指落后产能淘汰,行业供给端的 “刮骨疗毒” 已箭在弦上。这意味着小厂因环保、技术不达标被迫退出市场的进程将加速,而龙头企业凭借技术壁垒与规模优势,正不断抢占份额。
以 MDI 为例,行业集中度从 2020 年的 68% 升至 2025 年的 82%,万华化学等头部企业全球市占率突破35%,产品溢价能力较去年提升12%,“马太效应”持续强化。
与此同时,总投资 1.2 万亿元的雅下水电工程开工,对岩土技术提出高要求,中岩大地等具备核心技术的企业有望分羹万亿蛋糕,为化工产业链注入新动能。政策的 “减法” 与重大项目的 “加法”,共同推动化工行业供给格局向更优方向演进。
- 基本面与库存周期共振,龙头盈利弹性待释放
从行业基本面看,化工正经历 “冰火两重天”:小厂在环保、成本压力下接连关停,龙头却通过技术升级扩大市场份额。而从库存周期看,当前化工行业整体库存周转天数降至 45 天,为近三年最低水平,产能出清带来的供需错配已逐步显现。
这种 “供给收缩 + 需求回暖”** 的组合,将持续释放龙头企业的盈利弹性,顺周期属性下的业绩爆发力值得期待。
化工 ETF(159870)凭借对化工龙头企业的集中覆盖,或成为资金捕捉顺周期化工机遇的高效工具。
看畜牧:猪场退场潮,周期反转信号已现
同日,畜牧 ETF(159867)也表现亮眼,全天上涨1.87%,资金净流入1.05亿元,背后蕴藏着畜牧行业周期反转的信号。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2025 年 5 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下降 9.2%,连续 8 个月处于产能调控绿域下方,意味着 6-8 个月后生猪供给将进入收缩通道。
发改委 7.17 新政提出调产能与稳政策,加快淘汰低产母猪和弱仔猪,落实地方生猪稳产稳价责任,加速产能出清,预期 2026 年猪价或将迎来较大涨幅。
具体来看,行业生态正在重构:散户退出比例较去年提升 18 个百分点,规模化养殖企业市占率突破 60%。当前生猪价格已从底部回升 18%,养殖企业头均盈利从亏损 300 元收窄至亏损 50 元,部分头部企业已实现盈亏平衡。饲料成本同比下降 12%,叠加屠宰端库存去化至合理区间,行业正从 “去产能” 转向 “提效率”。
畜牧 ETF(159867)跟踪中证畜牧指数,聚焦猪周期,生猪养殖占比 37%,同时覆盖的饲料、动保板块也各具看点,当前中证畜牧指数 PE 仅 13.4 倍、ROE 3.71%,估值安全垫厚,或成为投资者关注的标的。
化工关联个股:万华化学、盐湖股份、巨化股份、宝丰能源、藏格矿业、华鲁恒升、卫星化学、恒力石化、云天化、龙佰集团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相关产品: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