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巨头正以超预期的资本投入重塑AI基础设施版图。微软、谷歌等云厂商资本开支同比增幅突破30%,国内阿里、腾讯的预算规模分别达到1200亿与800亿元量级。这场由算力需求驱动的资本盛宴,正沿着产业链向下传导,在PCB制造、光通信、液冷散热等环节催生结构性机会。
大数据ETF(159739)通过精准布局AI基建核心赛道,近一年以上涨60%,近一个月上涨16.54%。
从产业链结构来看,PCB制造、光通信、液冷散热均出现了明显的投资热潮。AI服务器需求激增,PCB需求量价齐升;光通信技术升级,1.6T模块即将大显身手;液冷技术突破,国产算力链自主化加速,数据中心更节能。
一、AI服务器需求爆发,PCB行业进入量价齐升周期
在AI算力基建的物理载体中,印制电路板(PCB)扮演着神经网络的关键角色。生益电子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增432%-471%,其服务器产品收入占比突破48.96%,直接印证了AI服务器对高端PCB的强劲需求。这类产品通常采用20-28层多层结构,单价较传统服务器提升3-5倍,单机价值量可达8000-10000美元。}
行业龙头的产能扩张更揭示出长期趋势:沪电股份投资43亿元建设AI芯片配套高端PCB产线,鹏鼎控股在泰国布局的23.6亿元项目将于2025年下半年投产。Prismark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PCB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8%,其中高阶HDI板和18层以上高多层板需求增速分别达14.2%和18.5%。这种结构性分化表明,具备高端产能的企业将在AI周期中持续受益。
AI服务器需求激增,PCB行业迎来量价齐升的好时机,高端产能企业将大展拳脚。
二、光通信技术迭代,1.6T模块开启商用新纪元
当AI集群规模突破万卡级别,数据中心内部的通信瓶颈成为算力释放的关键约束。华泰证券指出,随着英伟达网卡起量,1.6T光模块需求将在2025年下半年集中释放。国盛证券进一步预测,硅光方案将凭借成本优势加速渗透,采用外挂CW光源的硅光模块有望成为主流。
在A股市场中,新易盛、中际旭创等光模块厂商已实现技术突破。前者深度参与亚马逊AWS算力供应链,后者则开发出适配英伟达GB200 GPU基板的20层以上厚板HDI。这种技术迭代不仅推动毛利率提升,更重塑着行业竞争格局——头部厂商凭借光电转换领域的深厚积累,在短距离互联场景中保持着AEC、LPO等方案的领先优势。
光通信技术升级,1.6T模块即将大显身手,硅光方案成本优势明显,相关厂商前景看好。
三、液冷技术突破,国产算力链自主化提速
中国移动呼和浩特数据中心的故事,揭示着AI基建的另一重维度。这座全球运营商最大单体液冷智算中心,通过采用五类国产半导体实现算力占比超85%,服务京津冀90%需求。其PUE值低至1.23的背后,是液冷技术对传统风冷的革命性替代:当单机柜功率超过20千瓦时,液冷散热可消除局部热点,支持更高密度部署。这种技术突破正在向产业链上游传导。中航光电、永贵电器等国产液冷连接器厂商,则凭借快速响应能力抢占数据中心市场。政策层面,《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要求2025年底全国数据中心PUE降至1.5以下,进一步加速液冷技术普及。
液冷技术突破,国产算力链自主化加速,数据中心更节能,相关厂商迎来发展机遇。
四、ETF持仓解析:捕捉AI基建全产业链价值
大数据ETF(159739)通过跟踪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精准覆盖AI基建核心环节。其前十大重仓股中,科大讯飞、金山办公代表AI算法层,紫光股份、浪潮信息聚焦服务器硬件,新易盛、中际旭创布局光通信,恒生电子、润和软件则涉及金融科技与工业软件。这种持仓结构使其能够同时捕捉硬件迭代与软件适配的双重机会。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7月22日)
值得注意的是,大数据ETF(159739)近一年收益达60%,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在政策层面,《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叠加税收优惠与信息安全法规完善,为行业发展提供长期支撑。当全球算力投资进入“军备竞赛”阶段,大数据ETF(159739)正成为投资者布局AI基建浪潮的高效工具。
大数据ETF覆盖AI基建全产业链,持仓结构合理,政策支持加上市场需求,投资价值凸显。
这场由大模型引发的技术革命,正在将算力需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增长。从PCB产线的轰鸣,到光模块的信号闪烁,再到液冷管道的循环往复,AI基建的每个环节都蕴含着投资机遇。大数据ETF(159739)通过系统化布局,为投资者提供了穿越技术周期、分享产业红利的路径。在算力成为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的今天,这一工具的价值正在被市场重新认知。
算力基建全面开花,$大数据ETF(SZ159739)$帮投资者轻松抓住算力时代的财富密码,值不值得关注?答案显而易见!
大数据关联个股:科大讯飞、中际旭创、新易盛、中科曙光、金山办公、浪潮信息、恒生电子、紫光股份、润和软件、润泽科技。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相关基金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