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A股收盘后的港股市场上演震撼一幕:创新药龙头君实生物(1877.HK)突然放量飙升33.75%,盘中资金涌入如潮水般汹涌。这一异动迅速点燃整个板块——嘉和生物股价紧随其后暴涨27%,歌礼制药、乐普生物等十余只B类创新药股集体飙涨超15%,交易屏上满眼赤红,市场惊呼"创新药提前过年了"!
引发君实生物爆发的导火索,是市场流传的重磅管线突破传闻。有投研机构透露,其靶向CD112R的明星抗癌药"JS009"即将公布关键临床数据,这款被誉为"下一代PD-1"的免疫治疗药物已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定。更引发遐想的是百亿美元级BD合作风声——业内人士透露某跨国药企正与其洽谈Tifcemalimab(肿瘤免疫双抗)的全球授权,交易规模可能突破150亿美元。回看君实目前的研发矩阵:4款商业化产品持续放量,近30项临床阶段药物中包括8款进入III期的重磅产品,管线厚度堪称行业灯塔。
当市场还在消化君实生物的暴涨逻辑时,另一枚"深水炸弹"在当日晚间引爆。AI制药标杆企业晶泰科技(2228.HK)突然官宣:与跨国药企DoveTree达成总规模470亿港元(约59.9亿美元)的超级合作,创下全球"AI+机器人"新药研发领域最高订单纪录。协议细节显示,晶泰将主导开发多款靶向肿瘤微环境及自身免疫疾病的临床前新药,仅首付款就高达4亿港元,更有望获得最高462亿港元的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这项合作不仅验证了中国AI制药技术的全球竞争力,更揭示创新药出海模式正从"单品授权"升级为"平台输出"。
创新药板块的集体躁动绝非偶然。政策面上,2024年《创新药全链条支持政策》打通了从研发审批到医保支付的堵点,临床试验审批周期已缩短至40天;资本维度则更显火热——上半年全球生物医药融资额突破300亿美元,中国药企跨境license-out交易额同比激增60%,其中逾20笔交易首付款超1亿美元。技术革命的浪潮同样汹涌:AI算法将新药研发周期压缩50%,CAR-T细胞疗法年内新增适应症12项,ADC药物临床批件数量同比增长35%。在三重驱动力的共振下,衡量行业景气度的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近6个月已狂飙107.15%,周线级别突破确认主升趋势。
当个股波动加剧,布局全产业链核心资产才是把握行业红利的更优解。绩优产品$港股通创新药ETF(SZ159570)$凭借三大独特优势成为资金共识载体:其跟踪的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以100%纯粹聚焦创新药产业链的设计傲视全场,彻底剥离传统制药与医疗器械等干扰项;前十大成分股权重高度集中达66%,深度绑定君实生物、晶泰科技、恒瑞医药等标杆企业;业绩表现更堪称现象级——年内104.69%的涨幅与近6月107.15%的狂暴收益,均强势摘得同类ETF桂冠。资金流向监测显示,该ETF近一月净申购超15亿份,机构持仓占比攀升至82%。
技术革命+政策红利+资本溢价的交汇点,正将创新药从"周期板块"重塑为"战略资产"。在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极致纯粹的赛道布局中,投资者捕捉的不仅是短期行情波动,更是中国医药创新力量站上全球舞台的历史进程。当产业浪潮奔涌而至,唯有锚定核心资产方能踏浪而行——此刻,箭已在弦!#国家免一年幼教费 惠及千万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