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盛会,重磅来袭!
8月15日,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正式开幕。
来自全球五大洲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500余台机器人,展开26个大项538个比赛项目的竞技对决,其中包括足球、田径、体操等热门项目。
而在资本市场,作为今年市场的“香饽饽”,人形机器人板块热度持续升温,跟踪这个板块的主流指数,比如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中证机器人指数等都有亮眼表现。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如何跟踪和布局人形机器人板块,成为今年下半年以来的头等大事。
(1)新赛道
说它是新赛道,这一点都不假。
在财富君的印象里,机器人走进大众视野,还是从今年的春节晚会上开始,一曲扭秧歌可以说震惊四座,而后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并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
当前,市场上主要有三类机器人,分别是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它们有何不同?
首先是在应用场景上,工业机器人相当于"车间劳模",专注于汽车焊接、芯片封装等高强度、高重复、高精度任务;服务机器人则更多是"场景专家",在酒店送餐、家庭清洁等垂直领域发挥作用,二者的共同点是深耕某一场景和专业化分工。而人形机器人则更像“多面手”,需要适应家庭、工厂、公共场所等非结构化环境,既能拿起工具维修设备,也能整理杂乱的客厅,甚至未来能照顾老人、协助救灾。
其次,在物理形态上,工业机器人多为机械臂、自动导引车等专用形态,服务机器人的常见形态则主要是轮式、四足等形态,能完成单一任务即可;而人形机器人为了完成多场景的任务,一般被设计成拥有四肢、躯干和高自由度关节的类人结构,灵活性相对较高。
再从行情催化逻辑来看,由于三类机器人的技术成熟度不同,工业和服务机器人已进入“销量比拼”阶段,销量增速、渗透率提升将是行情驱动主要因素;而人形机器人当前正处于"从0到1"的量产关键期,因此资金更关注量产节奏、量产预期、订单增长等预期指标。
很显然,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人形机器人的想象空间更大。
(2)新热点
对于这个新事物,嗅觉灵敏的资本市场肯定不会轻易放过。
据新战略产业研究所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已发生融资事件超过83起,总金额突破14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企业占据60%的份额,累计融资额达84亿元,融资频次与金额均已超越2024年全年水平。
从融资金额看,“亿元级”已成为常态。据统计,2025上半年,有超44起融资超过1亿元,其中9起融资金额超5亿元,反映资本对潜力企业的下注正加速升级。
而在融资轮次上,市场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一方面,早期项目依旧是市场主力,天使轮、Pre-A轮及A轮合计占比超过七成,反映出大量初创企业仍处于技术验证与产品打磨阶段。另一方面,C轮及以上中后期融资虽数量上仅有3起,但单笔金额巨大。
从市场规模来看,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预测,2025年国内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接近24亿元,到2035年有望接近1400亿元,十年间增长近60倍,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成为市场共识。
(3)“新指数”
就从目前来看,对于人形机器人板块,合适的投资工具非常重要,而对于普通散户来说,选择合适的指数也是当前的务实抉择。财富君发现,当前市场上共有两只机器人相关指数有ETF跟踪,分别是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中证机器人指数,尽管二者名字上都叫机器人,但深入对比可以发现重大区别,尤其是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在2025年4月10日修订后,更是成为纯度更高的人形机器人指数。
首先,人形机器人含量更高。
以万得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为参照标准,来划分成份股是否涉及人形机器人领域,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的人形机器人相关公司权重为77.2%,中证机器人指数的“人形含量”为63.7%。
而从重仓股来看,国证机器人指数前十大成份股主要包括双环传动、绿的谐波、埃斯顿、鸣志电器等人形机器人相关公司;中证机器人指数前十大成份股主要是汇川技术、科大讯飞等,布局重点存在差异。
其次,行业分布更加均衡。
按照申万三级行业分类,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的前三大权重行业分别为机器人、清洁小家电、底盘与发动机系统,占比依次为26.3%、10.2%、9.3%;而中证机器人指数则更偏向于软件,前三大权重行业分别为工控设备、机器人、横向通用软件,占比依次为19.7%、15.3%、9.5%。
简单说来,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在机器人、电机、底盘与发动机系统等硬件行业权重更高,而中证机器人指数则更向工控设备、横向通用软件行业倾斜。
再次,业绩表现更突出。
自2025年4月10日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修订以来,截至8月12日,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上涨达27.6%,同期中证机器人指数涨幅为21.0%。
综合来看,在人形机器人的角度来看,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的人形含量更高。
(4)新方向
在此背景下,对于市场如此强势的热点板块,市场上的“聪明钱”已经开始行动,这从跟踪相关指数的ETF基金就能看得出。
以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为例,该基金跟踪的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表现突出,自4月10日指数修订生效至今,该指数已累计涨超24%,涨幅领跑其他同类指数。
而从规模来看,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是跟踪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里规模第一的产品,最近一个月净流入资金超过17亿元,而其流通规模从年初的1.8亿元,飙升至2025年8月15日的近48亿元,规模达到成立以来的新高,增长速度显著快于同类ETF。
展望未来,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持续向好,底层技术的进步与商业化量产节点的临近共同推动行业预期抬升。人形机器人正与各类应用场景深入融合,尤其在工业、采矿、康养等领域应用落地持续加快。政策层面,各地机器人相关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加快落地,为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零部件企业提供各类政策便利。中长期来看,我国丰富的应用场景及高效的供应链配套有望推动机器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