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6+1”改革推出,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科创板的投资价值愈发凸显,也为普通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机遇。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在这波改革浪潮下,正在发行的华夏上证智选科创板价值50策略ETF(产品简称:科创价值ETF华夏, 认购代码:589553 交易代码:589550),为什么有可能是普通人入场科创赛道的最佳入场券?
科创板"6+1"改革:中国版纳斯达克迎来重大升级
科创板自 2019 年开板以来,就肩负着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任。经过几年的发展,科创板已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的聚集地。资料显示,截至2025年6月20日,科创板共计上市企业588家,占A股公司总数的10.85%,总市值达6.73万亿元,占A股整体市值的7.69%。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和计算机四大行业合计占比高达69.73%,充分体现了科创板在科技创新领域的聚焦与导向
此次 “6+1” 改革,更是从制度层面为科创板的发展保驾护航。“1” 指的是设立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这将为那些处于技术验证期、尚未盈利但研发投入高、商业前景广阔的企业打开资本市场的大门,加速其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6” 则涵盖了从试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到优化 IPO 预审阅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在审未盈利企业增资扩股、完善再融资与战投认定标准,再到丰富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等一系列举措,全方位提升科创板的市场活力和吸引力。
从政策导向来看,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半导体、量子计算等领域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科创板企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投资价值不言而喻。
科创板投资门槛高,指数投资是良方
虽说科创板前景一片光明,但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直接投资科创板股票并非易事。一方面,科创板的投资门槛相对较高,要求投资者具备一定的资产规模和投资经验,这将不少中小投资者拒之门外。另一方面,科创板企业大多处于成长初期,经营业绩不稳定,技术迭代风险和市场竞争压力较大,需要投资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风险承受能力,去深入研究企业的基本面、技术实力、市场竞争力等。
相比之下,通过指数基金参与科创板投资,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指数基金具有分散投资、成本低、透明度高的优势,能够帮助投资者一键布局科创板众多优质企业,降低个股投资风险。而且,指数投资不需要投资者具备专业的选股能力,只需对整个科创板的发展趋势有个大致判断即可。
据上交所披露,截至2024年年底,科创板已成为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的板块。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投资者对通过指数投资科创板的认可。
科创板投资新“利器”:上证智选科创板价值50策略指数
相信不少投资者对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以及科创综指这些宽基指数已经非常熟悉,但是对于以上证智选科创板价值50策略指数为代表的smart beta策略指数,还有点陌生。
Smart Beta策略,是以海内外学术研究所挖掘的长期有效因子为导向,捕获风险溢价或因子敞口,长期配置价值较为显著。传统的市值加权指数,往往会过度集中于少数大市值企业,导致投资组合的风险过于集中。而 Smart Beta 策略指数则通过多因子模型,从盈利、成长、估值等多个维度对成分股进行筛选和加权,能够更精准地捕捉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提升投资组合的收益风险比。
上证智选科创板价值50策略指数,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构建而成。它从在科创板证券中,经流动性和质量得分筛选后,选取价值、低波、规模得分较高的50只股票构成指数样本。个股按综合得分加权,权重上限15%,前五大不超过60%。整体定位于科创板价值策略,选取经营风险及估值水平较低的股票,指数质地高,特点鲜明。
从历史数据来看,上证智选科创板价值50策略指数在风险控制和收益表现上,相较于传统的科创板指数,都有着不俗的表现。截至2025年6月20日,该指数2020年以来上涨31.74%,同期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和科创综指涨跌幅分别为-4.21%、1.68%,-8.13%和16.08%,同时上证智选科创板价值50策略指数最大回撤也均低于科创四大宽基指数。
作为相对小众的“宝藏”指数,目前追踪这只指数的产品并不多。据Wind显示,目前只有于6月30日发行的华夏上证智选科创板价值50策略ETF(产品简称:科创价值ETF华夏, 认购代码:589553 交易代码:589550)。华夏基金是国内资产管理行业的领军者,在指数基金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实力。
在科技创新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借道华夏上证智选科创板价值50策略ETF参与科创板投资,既不用操心个股选择,又能分享科技成长红利;既降低了个股暴雷风险,又把握了政策导向的主线机会。当然,投资有风险,在参与科创板投资时,大家还需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合理配置资产,以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