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今年市场最热的投资主线,创新药可谓是关注者众多,只是吧有不少投资者是望涨兴叹,没上车。最近几天,创新药指数受市场风险偏好等因素影响有所回落,恒生创新药ETF(159316)跟踪的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昨天盘中先抑后扬,今天则再度大涨。
对此,好多人来问我,现在能上吗?
我认为可以,要注意节奏,同时你要能承受住创新药的大幅波动。
我们来看资金流向,上周是创新药有所回调的,但跟踪港股创新药相关指数的ETF产品(包含QDII和港股通)净流入超30亿元,6月以来净流入超120亿元,说明资金是越跌越买的。
市场对于创新药的信心与以往是截然不同的,这与国产新药全球价值有望迎来持续兑现密切相关。
自2015年医改和2018 年集采以来,中国药企积极从“仿制”转型“创新”。在此过程中,已逐步完成了从模仿到跟随,再到源头创新的蜕变。随着创新程度不断提升,国产创新药厚积薄发,初步具备了国际竞争力,迎来出海浪潮。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BD出海交易超50起,总金额超480亿美元,而这主要涉及创新药研发企业。
图:近三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数量与金额大幅增长(单位:亿美元)

此外,政策体系从上到下构建起强有力的支撑框架。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制定创新药目录”纳入国家战略,国家医保局通过动态调整机制使创新药谈判成功率稳定在90%以上。
广州、上海、北京等核心城市密集出台《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形成覆盖研发、审批、准入、支付的全生命周期政策网络。
全市场众多创新药相关产品中,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已连续8周净流入,7月29日-8月1日短短四个交易日基金份额增长了1.11亿份,资金爆买。
图:恒生创新药ETF份额变化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5/8/1
该ETF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其核心优势在于其层层递进的筛选体系,形成一套严密的“创新纯度认证机制”。
首先锚定港股通标的与恒生综合指数(A+H)的双重资格门槛,确保成份股具备内地资金可投性与市场代表性。
其次,行业分类上精准锁定“281020生物技术”子行业,将传统制药企业天然排除在外。
近日又迎来重磅调整,根据恒生指数公告,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将修订编制方案,剔除主营业务在医药外包(CXO)的公司,专注于创新药研发型企业。修订将于8月11日生效,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将成为ETF跟踪的指数中首批真正纯度100%的创新药指数。
根据新的编制方案,5家CXO公司将从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中剔除。修订后,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前五大成份股,分别是信达生物、百济神州、康方生物、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注:个股仅作为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个股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业绩表现甚是亮眼,年内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累计上涨103.13%,领涨一众创新药指数。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7月31日;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
创新药已经从政策刺激阶段过渡,逐步引发产业蜕变,伴随产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企业盈利拐点逐步显现、全球竞争力不断强化,恒生创新药ETF(159316,联接A/C:024328/024329)有望成为分享中国医药创新红利的核心配置标的。
我必须要提醒一点,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是行业主题型产品,又是能T+0的,它的波动度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如果你有点担忧,但又想布局创新药,我的建议是进行资金配置。
比如行业(创新药)+宽基,不同于以往说的比较多的哑铃策略,宽基在我看来是中间资产。
近一月宽基等中间资产明显是强于红利/银行这类资产的,往后看,8月份中报披露进入密集期,叠加后续专项债提速、地产政策再优化,盈利与估值有望形成“双击”,沪深300等宽基指数既可避免单一个股波动风险,又能一键锁定中国核心资产,等待情绪修复与资金回流带来的收益。
最近沪深300ETF易方达(510310)还发布了分红公告,这已经是今年第2次现金分红,每10份基金份额分红0.41元,现金红利发放日为8月6日。

风险提示 #创新药赛道持续活跃 行情空间有多大?#$易方达恒生港股通创新药ETF(OTCFUND|159316)$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投资不保证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一定盈利,投资需谨慎。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所涉及的股票、基金等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