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在关键技术方面,国产AI芯片持续迭代,多个产品加速追赶国外领先水平。人工智能通用和行业大模型持续涌现。截至2025年3月底,我国已备案的生成式AI大模型数量达到346个。在产业生态方面,我国已构建较为全面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涵盖芯片、算法、模型、数据、应用等产业关键环节,设立了600亿元规模的国家人工智能基金,加快布局投资项目。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4500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400余家。
AI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世界经济格局。技术突破者、云服务巨头和行业应用先锋共同推动着AI经济版图的重构——超高性能GPU集群、专用AI芯片及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正为AI应用场景的创新提供澎湃动力。据专业机构预测,到2025年,AI端侧将进入“百舸争流”阶段,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物联网和汽车等终端的AI算力跃升,将为边缘计算、智能家居、自动驾驶等领域开启全新可能性。
在这场科技浪潮中,科创板人工智能企业展现出独特竞争力。AI生态目前已构建起“算力-模型-应用”的完整闭环:东数西算工程形成覆盖八大枢纽节点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DeepSeek等企业通过算法优化降低对高端GPU的依赖;数百家企业接入AI大模型,覆盖金融、能源、物流和机器人等核心领域。尤其在人形机器人赛道,中国技术正加速演进,成为全球科技竞争新高地。
在这一历史性机遇面前,银华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SH588930)$为投资者提供了一键布局核心资产的黄金通道。该基金紧密跟踪科创 AI 指数,从科创板中精选 30 家 AI 核心企业,覆盖算力芯片、大模型、机器人等全产业链。其成分股中,寒武纪作为国产算力芯片龙头,研发的云端智能芯片已应用于智能计算中心;金山办公依托 WPS 365 服务超 1.8 万家政企客户,自研 AI 大模型实现办公场景效率跃升;石头科技凭借 AI 算法在扫地机器人市场市占率稳居全球前三。从行业分布看,电子与计算机行业占比超 84%,半导体权重高达 51%,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近 70%,这种 “上游算力主导、中下游技术协同” 的布局,既抓住了 AI 基础设施升级的红利,又能分享终端应用爆发的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科创 AI 指数独特的编制逻辑使其更具投资价值:54% 的权重配置于国产算力,33% 聚焦计算机领域,既能捕捉 AI 算力需求爆发的 Beta 收益,又能受益于大模型降本带来的应用侧景气上行。以近期表现为例,同类人工智能 ETF 近 2 周份额增长 1.02 亿份,资金净流入超 4300 万元,反映出市场对科创板 AI 资产的高度认可。对于追求高弹性、看好 AI 长期趋势的投资者而言,银华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SH588930)$不仅是分散单一环节技术风险的理想工具,更是把握 AI 全产业链机遇的战略配置选择。#大消费王者归来!多股冲击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