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洋对岸那边刚传出部分技术封锁松动的消息,国内产业链就马不停蹄地开始“补课”。这场持续数年的技术博弈,正在催生一个前所未有的投资窗口,而科创芯片ETF(588920)(认购代码:588923)恰好踩在了这个节骨眼上。
一、封锁松动背后的产业暗战
过去三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像被按下了慢放键。但最近风向变了:某些关键设备的出口限制出现调整,部分高端芯片的供应渠道开始松动。这看似矛盾的操作,实则暴露了对岸政府的两难——既要遏制技术外流,又不得不面对全球产业链的深度捆绑。
这种微妙变化,反而成了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压力测试”。当国际供应链出现缝隙,国内企业立刻开启“加速模式”:某北方设备龙头的蚀刻机订单激增,长三角某封装大厂连续三季度产能利用率超90%,珠三角的芯片设计公司开始批量接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这些变化不是偶然,而是技术积累到临界点的必然爆发。
二、国产化不是口号,是实打实的进度条
别被卡住脖子的焦虑误导了视线。看看最近的数据:某存储芯片企业的3D堆叠技术实现读写速度翻倍,某功率半导体厂商的车规级产品通过国际认证,某AI芯片公司的算力密度达到行业顶尖水平。这些突破没有依赖任何外部技术输入,全是本土团队啃硬骨头的成果。
更值得关注的是,整个产业链正在形成协同效应。从材料到设备,从设计到制造,每个环节都在跑出自己的加速度。当某些国际巨头还在纠结是否要扩大中国产能时,国内企业已经用实际订单证明:技术封锁从来挡不住真正有决心的突围。
三、为什么科创芯片ETF(588920)值得关注?
虽然我们经历了暗淡的三年,但是科创芯片已经崛起。数据不会说谎。近一年科创芯片ETF(588920)跟踪报的科创芯片指数涨幅67.61%,碾压同期国证芯片指数和中证半导体材料指数。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7月4日)
这个数字背后藏着两个关键密码:
第一是纯度。不同于其他泛科技指数,科创芯片指数的成分股半导体含量超过99%。这意味着每一分涨幅都来自产业最核心的驱动力,而不是被其他概念股稀释。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7月4日)
第二是弹性。对比同类指数,它在市场反弹时的爆发力更突出。去年四季度的那波行情中,单月涨幅超过50%,远超传统半导体指数。这种特性在震荡市中尤为珍贵——跌得少,涨得多,堪称科技股中的“防御型选手”。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7月4日)
四、新发产品的特殊时机
下周一即将上市的科创芯片ETF(588920),恰好卡在两个关键节点:一是国际封锁出现松动窗口,二是国内产业链技术突破进入收获期。此时入场,相当于同时抓住两个机会,既享受技术突破带来的业绩增长,又规避了单一企业的不确定性。
更关键的是,这个赛道足够宽。从5G基站到智能汽车,从物联网到AI算力,每个细分领域都在产生新的需求。而科创芯片ETF就像一张精准的渔网,把最具成长性的企业一网打尽。
半导体产业的竞争,从来不是百米冲刺,而是接力马拉松。当国际环境出现变数,当国产化进入实质阶段,普通投资者需要的不是赌单只股票,而是找到能代表整个产业趋势的投资工具。下周即将上市的科创芯片ETF(交易代码:588920)(认购代码:588923),用实打实的数据证明:在科技自主的大潮中,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7月4日)
科创芯片关联个股: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寒武纪、澜起科技、中微公司、芯原股份、沪硅产业、思特威、恒玄科技、华海清科。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7月4日;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相关基金:
$科创芯片ETF指数(SH588920)$(交易代码:588920)(认购代码:588923)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