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板块相关基金:
8月5日,上证指数时隔三年重登3600点,8月6日收于3633.92点,刷新年内收盘新高。市场情绪被彻底点燃: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创2015年7月以来新高;7月新增开户数达196万户,同比激增71%,散户资金单月净流入近5000亿元。
然而指数狂欢下暗藏分化焦虑。市场分析显示,多数投资者持仓市值仍停留在3000点水平。“指数涨了,钱没回来”成为普遍困惑。这种割裂源于市场结构性特征——资金向科技成长领域集中,6月以来创业板指涨超17%,科创50涨近8%,而银行、消费等板块明显滞涨。(资料来源:东方财富网、国际金融报、iFinD)
六路资金合流:市场向上的核心动力
A股突破3600点的背后,是六股资金洪流的合力托举:
- “国家队”2100亿定盘星:中央汇金大举增持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ETF,持仓一股未减,为市场注入“定海神针”般的信心
- 公私募权益基金激增:前7月新发基金募资超6000亿份,股票型基金占比从22%跃升至35%,安信、富国等头部机构自购超24亿
- 险资举牌创五年新高:年内21次举牌,一季度净买入4000亿,2220亿长线改革试点资金加速入场
- 散户资金跑步进场:1-7月小单资金净流入3.2万亿,90后占比提升改变投资者结构
- 杠杆资金情绪反转:融资余额逼近2万亿,7月单日买入额两度突破2000亿,资金从“惯性延续”转向“主动加仓”
- 外资回流趋势确立:上半年净增持境内股基101亿美元,终结两年净流出,北向持仓市值突破2.29万亿
(资料来源:新浪财经、东方财富网等公开资料整理)
热点轮动:从周期搭台到科技唱戏
本轮行情呈现清晰的“周期搭台、成长唱戏”节奏:
第一阶段(6-7月):钢铁、水泥、光伏等行业产能出清政策推动周期股上涨,为指数突破3500点奠基
当前阶段(8月):科技成长主线全面爆发。机器人执行器、PEEK材料、军工板块领涨,中大力德、中国船舶等个股涨停;半导体、AI应用频繁异动,资金单日流入机器人概念超80亿。政策面上,上海出台《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方案》,提出2027年产业规模破500亿目标,直接催化硬件创新领域。
(资料来源:国际金融报、腾讯证券等公开资料整理;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市场分析指出,板块分化映射机构调仓逻辑:政治局会议展现政策定力后,市场风格正从周期驱动转向科技创新驱动。建议关注“高切低”机会——在周期权重退潮后,布局军工、风电等低位泛科技板块。
后市推演:“慢牛”格局下,在轮动中寻找确定性
短期走势方面,多家机构预测,8月市场可能呈现“冲高-回落-整固”的节奏。太平洋证券指出,沪指在3420点附近支撑较强,如果放量突破3640点,则有望上看3674点,反之可能会回踩3600点。中长期逻辑上,在政策与资金的双重支撑下,“慢牛”格局渐成共识。政策底的夯实体现在政治局会议强调“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推动资本市场改革,为长期牛市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资金再配置也远未结束,居民存款与股票市值比仍处于1.8的历史高位(长期区间为1.1-2.0),万亿级理财资金转向权益资产的空间巨大。此外,新动能持续积聚,人形机器人训练数据开源达550万条,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5.6%;AI大模型的商业化落地加速,产业迭代支撑科技成长的主线。
上证指数跨越3600点,标志着A股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尽管短期需消化技术压力与资金分歧,但在政策定力护航、居民资产迁徙及科技新动能崛起的三重驱动下,市场中枢有望逐级抬升。
科创芯片关联个股: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寒武纪、澜起科技、中微公司、芯原股份、沪硅产业、思特威、恒玄科技、华海清科。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