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A股行情热点轮动加速,盘面上主要以算力为主的AI+芯片和以新能源反内卷为主的电池+光伏。今天半导体板块继续拉升,其中半导体ETF(159813)盘中大涨超6%,而科创新能源ETF(588830)上涨1.7%,那么新能源主题何时再度爆发呢?
首先我们要搞懂新能源板块为何上涨?
其上涨原因有二:
二者叠加,次主线+新题材,共同造就了最近一周新能源车的强势上涨。
固态电池:从实验室到量产的确定性拐点
据高工锂电统计,2025年上半年先导智能、海目星等头部设备企业新签固态电池设备订单总额超300亿元,同比增幅达70%-80%。海目星作为业内首家布局“硅碳负极+硫化物电解质”双路线的企业,其订单同比增长117.5%至44.21亿元,在手订单突破100亿元;赢合科技合同负债创历史新高,利元亨在手订单达49.21亿元。这些数据印证了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的确定性趋势。
技术层面,干法电极技术解决了硫化物电解质与极性溶剂的反应难题,海目星已向全球新能源企业交付关键设备;复合固态电解质通过硫化物与聚合物的复配,降低了界面阻抗,提升了循环稳定性。
广汽埃安的专利显示,其复合电解质采用包覆层硫化物与聚合物复配,为性能提升提供新方向。应用场景方面,蔚来上半年30.1亿元研发费用中,半固态电池量产线建设占比突出;国轩高科46系列高能量密度电芯已获亿航智能eVTOL订单;南都电源斩获2.8GWh全球最大半固态储能项目。政策端,八部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将固态电池列为重点攻关方向,支持其规模化发展。
锂电反内卷:政策驱动下的竞争格局重构
2025年反内卷政策推动江西云母提锂主产区低效产能退出,碳酸锂价格自7月起连续多周上涨。工信部《行业自律公约》要求“不低于成本价销售”,引导龙头阶段性减产控产,直接抬高行业成本线。龙头企业凭借低成本盐湖或优质矿石资源,在价格底部保持现金流优势;中小企业因缺乏规模效应,吨锂现金成本逼近市价,面临被动出清。
技术驱动成为核心竞争力。国轩高科首条全固态中试线良品率达90%,启动2GWh量产线设计;孚能科技年底将交付60Ah级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产业链协同方面,“碳酸锂企业-电池厂-车企”长期供应合作模式成为主流,宁德时代2025年半年报显示其固态电池2030年有望规模化应用;五矿新能源高镍正极与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实现百公斤级交付,保障材料供应。地方政策如广东深圳对设备投资给予最高3000万元补贴,广州对研发投入加计扣除最高200%,东莞提供土地优惠和税收减免,加速了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
双星共振:次主线与新题材的叠加效应
新能源板块的上涨逻辑是技术革命与政策调控的双重驱动。科创新能源ETF(588830)聚焦固态电池这一锂电池终极形态,含固态电池量达到了25%以上,其设备订单激增、技术突破、应用场景拓展形成“次主线”优势;
创业板新能源ETF鹏华(159261)则受益于锂电行业反内卷政策下的竞争格局优化,龙头企业(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的资源与技术优势、政策支持下的产能结构优化形成“新题材”支撑。二者形成了良好的互补。
当前,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入倒计时,锂电反内卷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对于投资者而言,把握这一双重逻辑的持续演绎,或是捕捉新能源赛道下一阶段机会的关键。科创新源ETF与鹏华新能源ETF,作为这一叙事的不同载体,正以各自的技术路径与产业定位,共同书写着新能源行业的未来篇章。
科创新能源板块相关个股: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 大全能源 、天奈科技 、容百科技、中信博、孚能科技、厦钨新能、三一重能。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相关基金
$科创新能源ETF(SH588830)$、$创业板新能源ETF鹏华(SZ159261)$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