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最大的新闻,是寒武纪盘中的股价一度超过茅台,创造了A股新的历史。
股价超茅台是A股魔咒,因为前面超茅台的股票结果都不怎么好,所以寒武纪短线股价摸到顶部之后转身跳水,整个市场也跌了不少。
但说老实话,随着未来产业趋势的发展,早晚有一天会有超过茅台的股票的,可能不是寒王,但一定会有。
TA可能在科技,也可能在医药健康产业,成熟市场都是这样的,中国也不会例外。
只不过它需要时间,需要业绩兑现和财报持续性的验证。
牛市赚钱,还是得买得够低
还记得上周五寒王大涨的时候,好多人说科创AIETF(588790,场外C:023521)是“含寒量”最高的ETF之一,表示自己赚了不少(都是带截图的,确实不少)。
我看了一下,Choice最新数据显示科创AI的“含寒量”,是10.8%,比科创50的9.37%还要高一点。
这波科创板大贝塔,不少朋友确实赚到了的,Respect。
当然这波科创板的贝塔确实够强,你就算没买科创AI、科创50、没买寒王,买了科创100指数ETF(588030),只要买得早,今年的收益其实也不会差。
牛市能赚钱,还得建立在买的位置够低的基础上,没异议。
寒王股价超茅台,触发短期调整信号
之前看大家的预期,寒武纪超越茅台,沪指上冲3900点,二者有其一都是触发短线调整的信号。
昨天已经得到了验证。
只不过,比起寒王很多低估值蓝筹股跌得要更狠一些。
市场总有他的道理,我们只能尊重。
昨天触发科创板沸腾的原因,是周二晚上两个比较大的利好(这段时间AI科技板块,几乎每周都有新的利好)。
一个是寒王的半年报,相较去年净利润转正,赚了10个亿,我们知道A股最爱交易的两类资产,一类是利润转正的成长股(寒王完美符合),一个是利润同比扭亏的困境反转股。
这属于老黄历了,属于短期利好。
另一个是《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在2027年和2030年这两个时间节点,给出了明确的目标,这个是中长期的利好。
“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人工智能开放合作体系不断完善。
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技术普惠和成果共享。”
文件还提出了配套的政府采购和财政贴息等方式,相当于锁定了未来几年持续的AI资本开支。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人工智能+”的方案,保障了至少未来2-5年内,AI半导体板块的订单和估值,也给资金提供了做多的主线,现在可能没业绩,也许到2027年就有了。
人工智能+,参考10年前的互联网+
那几件事放在一起需要怎么理解?
第一,这次的“人工智能+”和10年前的“互联网+”其实在底层行情的逻辑、政策的支持力度、产业趋势的确定性上,包括很多版块的估值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这点无异议。
第二,虽然上一次“互联网+”行情中创业板的龙头股乐视、暴风等已经退市,但我们要承认,这10年的时间“互联网+”的产业趋势,其实很多已经兑现了,直播带货、短视频、短剧,包括AI,就是互联网+的成果。
只不过互联网+跑出来的是字节、小红书等独角兽、是港股上市的头部科技龙头,以及目前创业板权重股的互联网券商(当然现在应该叫金融科技了)。
这些企业不仅创造了新的需求和盈利模式,也在潜移默化中,一点点影响旧有的生意业态。
一个很直接的例子,至少从今年开始,金融科技有点替代券商成为牛市旗手的意思了。
有朋友说,这轮牛市到现在,券商还没有之前那种翻倍的大行情出现,但金融科技ETF(516860,场外联接C:023537)的场内价格,已经从去年低点几乎翻了2倍了。
一方面金融科技很多权重股是创业板股票,在牛市中,20cm跑得确实比主板10cm会更快。
另一方面金融科技的很多成分股是互联网券商,AI对降本增效的效果明显,既有牛市的逻辑,又有AI应用的逻辑。
最后,互联网渠道这些年的普及程度还是很高的,现在买基金,谁又不是第一时间打开支付宝、天天基金等等呢?这就是当年互联网+验证了的产业趋势。
所以这轮“人工智能+”可能与上轮的“互联网+”一样,一定会有铲子股成为这轮产业革命的受益者,英伟达最新财报也看到了持续炸裂中,日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也肯定会成为现实。
而且兑现的时间搞不好要比我们预计的更快,这会带来新的业态,也可能会出现新的商业模式和平台型龙头,这都是必然的。
对产业调研得越多,理解得越深入,也就会越有信心。
北落现在是AI的重度极客,花了很多时间来参观各类AI、机器人展览,这两天就在跟博时基金逛2025AGIC大会。
博时基金
,赞5
所以说这轮AI最大的确定性就是产业趋势,但最大的不确定性,是我们不知道谁是最后的受益者,谁又会被颠覆。
所以一定一定要控制好仓位,避免成为科技创新的“代价”。
其实,最近能看到很多主动压市场热度的现象,比如国金证券调低保证金比例,比如平台会对很多关于“牛市”的措辞卡一下审核。
监管希望慢牛,A股也需要慢牛,而且就冲最近评论区各位对市场的“谨慎”态度来看,大家对A股的调整也早有预期。
现在场外资金还没有大幅度流入,这个时候的调整利大于弊。
果然,苦日子过久了,还是多调整调整,更让人踏实。
以上。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等判断进行投资的参考。我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在未来不发生变更,不代表我司的正式观点。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以及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介上发布的正式公告和有关信息,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风险评级,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中国证监会的注册不代表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推荐或保证。以上材料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运营人员,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