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总结直播《一基把握国防军工 低空经济双重主线》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探讨了中国低空经济的发展前景。首先,嘉宾分析了低空经济与传统通用航空的区别,指出中国将重点发展电动无人机等新兴领域。然后,他介绍了低空经济的产业链布局,预计到2035年市场规模可达3.5万亿元,并强调了中国在电池产业链和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最后,嘉宾对比了中证和国证通用航空指数的差异,认为中证指数更符合投资逻辑,并介绍了相关ETF产品。整体来看,中国在政策支持、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低空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1 低空经济与通用航空的区别。
谭弘翔介绍了低空经济与通用航空的区别。通用航空在欧美发达国家较为常见,主要服务于高收入人群的个性化出行需求,而中国由于发展阶段不同,传统通用航空需求较少。低空经济则被视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之一。
2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方向明确。
谭弘翔指出中国在传统通用航空领域落后于西方国家,但在电动无人机和EV to领域具有产业链优势。中国将发展重点放在这些新兴方向,而非传统燃油航空。2023年12月民航局发布的空域分类办法标志着空域管理向半市场化转变,新增的非管制类空域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灵活的环境。
3 低空经济发展恰逢其时。
谭弘翔分析了低空经济发展的背景和必要性,指出当前政策风险偏好增加,为新动能探索创造了条件。他提到低空经济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包括原材料、整机制造和应用场景,预计到2035年市场规模可达3.5万亿元。低空经济的发展将促进资源优化和新技术应用。
4 低空经济带动电池产业链发展。
谭弘翔分析了低空经济对电池产业链的带动作用,指出航空器制造和电池需求是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电池产业链具有优势,但低空经济面临续航瓶颈,需更高能量密度电池。固态电池可能率先应用于低空经济,因其成本在EV to中占比相对较小。
5 低空经济上游及基础设施发展路径。
谭弘翔分析了低空经济的上游部分,包括航空器制造和基础设施需求。他指出高价电池可能先在低空经济中应用,待规模扩大后成本降低再推广至地面汽车。基础设施方面,需建设起降场、补能设施等硬件,并开发软件系统确保空中交通安全。低空经济还能盘活城市低效用地,如将废弃工厂改造为起降场。
6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需重新规划。
谭弘翔指出低空经济需要重新规划通信、导航和监测三大基础设施。航空器需依托5G、6G和北斗系统进行通信和导航,地面监测系统需及时处理紧急情况。数字孪生技术将融入城市智慧大脑,提升公共服务响应能力。未来审批流程成熟后,低空航空器市场将更加繁荣,租赁公司在降低用户成本和提高使用效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7 低空经济应用前景广阔。
谭弘翔分析了低空经济的国内外应用场景。国外如泰国海岛通勤、阿联酋高端消费等需求明确,国内已有快递、电力巡检等实际应用。他指出技术发展是支撑低空经济的关键,未来随着成本降低,市场潜力巨大。
8 低空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谭弘翔分析了低空经济发展的五个优势:技术支撑、政策支持、城市治理和出海机会。中国在产业基础、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具有优势,有望在低空经济领域实现换道超车。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对低空经济有较大发展热情,出台政策并投入资金支持产业发展。
9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优势显著。
谭弘翔分析了中国在低空经济领域的五大优势:基础设施引领、消费者接受度高、经济体量大、政府支持力度强以及资本市场退出机制完善。他指出,尽管存在技术和监管障碍,但这些挑战将带来交易机会。此外,他比较了中证和国证通用航空指数的差异,强调中证指数在成分股加权方式上的灵活性。
10 中证通用航空指数更具优势。
谭弘翔对比了中证和国证通用航空指数的差异,指出中证指数在权重分配、行业分布、基本面和历史表现上更具优势。他认为中证指数更聚焦于无人机和EV to产业链,且基础设施权重更高,更符合投资逻辑。此外,中证通用航空ETF(563323)正在募集,是跟踪该指数的产品。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