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场震荡加剧,投资者对收益稳健的诉求日益高涨,叠加新“国九条”、市值管理等政策的推动,“分红”机制越来越受到投资者重视和欢迎。Wind数据显示,根据2024年年报披露情况,共有3750家A股上市公司宣告拟进行现金分红,分红金额近2.39万亿元,同比增长超7%,占当年A股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的46.32%,再创历史新高。
现金分红,季季可期
随着上述分红新规的指引,和日益回暖的基本面,A股企业在分红的积极性和客观性上都有显著提升,在此背景下,“会分红”的基金产品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摩根“红利工具箱”就有三只设置季度强制分红机制的ETF:摩根中证A50ETF、摩根中证A500ETF、摩根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
今年7月,三只产品迎来季度分红,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会分红”的摩根ETF累计分红2.3亿元,其中今年4月刚发行的摩根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首次公告分红。
机制革新:“会分红”的摩根ETF有何不同?
与传统ETF相比,摩根“红利工具箱”中上述三只产品通过独特的合同条款设计,实现分红机制的突破性创新:
1)季度强制分红机制
在基金合同中明确规定:每季度最后一个交易日,若ETF相对标的指数的超额收益率为正,则强制分红,且收益分配比例不低于超额收益率的60%。这一机制将分红预期写入产品合同,让分红季季可期。(特别提示:基金分红不一定来自基金盈利,基金分红并不代表总投资的正回报。)
2)“两手抓”模式
有了这样的分红机制,投资者可以实现ETF持有和现金分红“两手抓”“两不误”,一方面,投资者可以通过长期持有,争取基金净值增长回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样的分红机制,每季度都有机会获得一部分现金落袋可供自由支配。这种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投资者更加从容地面对市场短期波动,从而更坚定地践行长期理念。
3)超额收益传导机制
核心超额收益来源之一是指数成分股分红。通过强制分红条款,将上市公司分红传导至基金持有人。以摩根中证A500ETF跟踪的中证A500指数为例,截至2025年6月底,其成分股所在的工业、信息技术、原材料等领域,在政策推动和经济面回暖下,企业盈利有望回升,分红意愿显著增强。若指数股息率能持续提升,可为ETF分红提供源头活水。
而今年4月新发行的摩根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跟踪的指数从沪深300指数样本中选取50只自由现金流率较高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深300指数样本中现金流创造能力较强的上市公司证券的
整体表现。其中要求企业连续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为正,且盈利质量排名前80%,即要求企业“实打实”地先盈利,再进行分红,这一策略有望避开依靠高负债分红的“伪红利股”,更加直击企业内生盈利能力。
配置价值:红利资产迎来“黄金窗口”?
从外部环境来看,地缘博弈风险有所升温,A股市场当下也呈现出“冷热互现”的结构性行情。在此背景下,红利类资产显现出较高的配置价值。
从政策面来看,近年来监管层面密集出台了新“国九条”及《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等多项政策,积极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和开展市值管理,2025年1月起,中国结算对沪、深市场A股分红派息手续费实施减半收取,进一步降低分红成本。
另一方面,当前宽松的利率环境也凸显了分红型产品的配置价值。在美联储进入降息通道、国内稳增长背景下,流动性环境易松难紧。相比之下,具有高股息、高分红特质的资产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显著增强。而自由现金流充足的企业价值重估动力强劲,在市场上也有望迎来不俗表现。
在利率新常态下,摩根资产管理致力于为投资者把握相对“确定性”优质资产的投资机会,并通过特色分红机制让“红利”落袋为安。摩根资产管理推出的“红利工具箱”已形成覆盖A股核心资产、港股红利及自由现金流策略的立体化产品矩阵,为中国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红利投资解决方案。依托集团全球深厚的市场洞察与研究能力,努力提升客户持有体验和获得感,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和投资者相伴,一路长“红”。
注:一路长“红”中红是代表期许,不承诺股市未来或基金收益或分红表现。摩根“红利工具箱”指的是摩根资产管理旗下重点投资红利主题相关上市公司股票的公募基金,以及增设特色分红机制的相关ETF及指数基金。上述所提及的红利或特色分红机制属于产品策略或机制,正股息率不代表正的投资回报,产品仍存在波动风险。
注:“新国九条”指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市值管理”指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
中证A50指数、中证A500指数(“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中证”)编制和计算,其所有权归属中证。中证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指数的准确性,但不对此作任何保证,亦不因指数的任何错误对任何人负责。
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标的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中证”)編制和计算,其所有权归属中证及/或其指定的第三方。“沪深300指数”是中证的注册商标。中证对于标的指数的实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特殊目的的适用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不因标的指数的任何延迟、缺失或错误对任何人承担责任(无论是否存在过失)。中证对于跟踪标的指数的产品不作任何担保、背书、销售或推广,中证不承担与此相关的任何责任。
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23年4月正式更名为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内地使用「摩根资产管理」及「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作为对外品牌名称,与JPMorgan Chase & Co.集团及其全球联署公司旗下资产管理业务的品牌名称保持一致。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在进行投资前请参阅相关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本资料仅为公开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同时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上述资料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或发售或邀请认购任何证券、投资产品或服务。所刊载资料均来自被认为可靠的信息来源,但仍请自行核实有关资料。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以上产品由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本材料为公开宣传材料,受雇于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并被授权的员工可基于产品或服务沟通目的通过个人朋友圈转发。未经授权请勿转发。本材料仅在中国内地分发,且仅针对中国内地的有关适格投资者。2025070001
$摩根中证A50ETF(OTCFUND|560350)$$上证指数(SH000001)$$中证红利(SH0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