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总结直播《2025港股通创新药!领航投资新航道》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探讨了港股通创新药的投资机遇。首先,嘉宾分析了中国创新药行业的发展历程,指出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人口老龄化推动行业增长。然后,他介绍了港股创新药板块的稀缺性和估值优势,强调其兼具消费和科技属性。嘉宾还提到中国药企进入商业化收获期,海外合作增多,但需注意短期波动风险。最后,他建议通过ETF分散投资,并长期看好行业在政策、需求和技术驱动下的发展前景。
1 1.
港股通创新药的投资机遇。
2 创新药行业具有高投入高回报特征。
丰晨成介绍了创新药行业的特点和发展机遇创新药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但龙头公司技术壁垒强,商业化价值高全球范围内创新药增速快,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需求增长国内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包括健全价格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等,为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创新药强调临床价值,避免行业内卷,覆盖不同群体需求。
3 政策支持创新药企发展。
丰晨成提到政策支持创新药企反内卷和提升新药效果科技进步推动创新药发展,如基因剪辑和MRNA疫苗等技术国内创新药企全球竞争力提升,研发数量进入全球第一梯队,获批新药数量全球第二国内创新药企收入增速提升,商业化步入正轨。
4 中国创新药企进入收获期。
丰晨成指出,中国创新药企经过10年研发投入,正进入商业化收获阶段,财务拐点显现2015-2021年为研发投入期,2022年起亏损收窄,部分企业开始盈利中国创新药占全球研发化合物半数,预计未来全球占比将持续提升海外药企面临专利悬崖,通过并购扩展管线,中国药企通过BD交易加速出海,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地位提升。
5 中国创新药企迎来发展机遇。
丰晨成指出,中国创新药企从引进海外专利药转向自主研发并出海合作,如三生制药创下高首付款记录国内药企研发实力提升,利用人才、临床试验和审批优势,成为跨国药企研发基地当前BD交易增多,反映国内创新药管线价值变现和中外合作共赢趋势尽管创新药板块近年表现耀眼,但21-24年经历低迷期,受投融资下行、审批收紧和商业化不及预期影响未来十年将是创新药新周期。
6 港股创新药标的稀缺且估值偏低。
丰晨成指出港股创新药标的稀缺性显著,大部分成分股仅在港股上市港股创新药估值低于A股和美股,约为美股的8折美国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利好生物科技板块,预计今年降息2-3次港股通创新药ETF聚焦研发类公司,成分股集中度高且研发开支增速筛选严格。
7 创新药投资风险与机遇并存。
丰晨成分析了创新药板块的高风险特性,强调组合投资和中大型公司占比较高的必要性他指出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历史表现优异,当前估值处于低位,横向对比A股和美股仍具吸引力丰晨成总结了创新药行业的八大机遇和产品的八大优势,包括聚焦研发企业、高集中度、降低个股风险等,认为当前是布局创新药的良好时机。
8 港股创新药受海外流动性影响。
丰晨成分析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港股创新药的影响,认为虽然美联储短期内可能不降息,但市场预期未来仍有降息空间他提到美国资本市场的繁荣会间接提升全球流动性,尤其利好创新药等全球化定价资产此外,美国创新药板块的估值提升可能带动港股相关公司股价。
9 国内创新药行业竞争力接近全球水平。
丰晨成认为国内创新药行业竞争力接近全球水平,估值联动效应明显且能得到支撑他提到创新药的知识产权属性使其估值受全球资本市场影响,并对明年降息预期持乐观态度,认为当前市场表现能拉动港股创新药板块估值锦鲤提问关于CRO与创新药业务区别,丰晨成解释CRO公司是制药行业"卖水人",在产业链分工细化背景下承担研发外包,但不同公司侧重点不同,本质是订单化生产的制造业属性,风险收益主要由创新药企业承担。
10 投资需区分风险偏好。
丰晨成分析了创新药企业的投资逻辑,指出不同公司对风险的态度影响收益。他提到港股创新药板块的持续性,认为中国创新药企在审批速度、人才红利和临床试验效率方面具有优势,这些因素推动了创新药产业的第二轮周期发展,并预计未来会有更多赶超案例。
11 日本药企通过创新与国际化实现转型。
丰晨成分析了日本药企在老龄化背景下通过引进海外技术、发展仿创药物和全球首创药物实现转型的经验,指出中国创新药企也在走创新化和国际化两条路,预计海外销售占比将持续提升他认为产业变革将长期持续,对中国创新药前景持积极态度。
12 创新药行业估值泡沫与政策影响。
丰晨成分析了20-21年创新药行业估值泡沫的原因,包括二级市场高预期与一级市场融资困境他指出国内医保控费、药品同质化内卷及政策收紧导致估值破裂21年后港股回调、全球加息周期加剧行业调整他认为短期调整标志可能是个别药物研发失败,但长期看中国创新药产业升级仍在持续,竞争力存在,产品线丰富。
13 创新药板块长期趋势向好。
丰晨成认为创新药全球化竞争优势明显,长期投资价值突出他建议投资者通过定投和设置止盈点来管理港股通创新药ETF的投资风险,可参考成本比例和板块交易拥挤度判断止盈时机国内医保政策对创新药影响有限,集采主要针对仿制药,医保谈判和商业保险支付有利于创新药企销售提升中美创新药审批差异也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14 创新药行业需经历国际化挑战。
丰晨成分析了创新药企面临的国际化挑战,包括临床试验差异性和海外上市流程他指出,国内药企通过BD交易积累经验,但需承担失败风险创新药行业长期看好,但短期波动难免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为投资者提供布局工具,覆盖龙头企业,分散风险政策、需求和技术将推动行业长期发展。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