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港股市场,用“逆袭”二字形容毫不为过——截至6月30日,恒生指数年内累计上涨20%,PE-TTM仅10.68倍,投资价值凸显。而在这场行情中,$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A$ (005051)以年内40次净值新高、近一年25%+的涨幅,成为资金追捧的“现象级产品”。面对昨日(7月15日)的短暂回调,市场人士直言:“这是下半年布局港股红利的绝佳窗口!”
一、港股红利:低波动策略的“收益密码”
在港股红利主题指数中,是否加入低波因子是区分风险收益的核心标准。以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为例,其通过“高股息+低波动”双因子筛选成分股,风险收益比显著优于同类:
收益领先:截至2025年4月30日,该指数近三年年化收益率达12.3%,远超港股通高股息(9.1%)、恒生央企红利(8.7%)等指数(数据来源:标普指数公司);
波动可控:年化波动率仅18.6%,最大回撤-19.3%,显著低于港股通高股息(22.4%)和恒生央企红利(21.8%)(数据来源:Wind);
股息优势:当前股息率7.36%,位列全球高息资产第一梯队(数据截至2025年5月底)。
为何低波策略有效?
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在筛选成分股时,不仅要求股息率高,还需剔除波动率最高的25%股票,避免“高股息陷阱”。例如,某周期股可能短期股息率高,但若波动剧烈,会被策略自动过滤,从而提升组合稳定性。
二、005051:年内40次新高,实力诠释“抗跌领涨”
作为全市场唯一跟踪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的基金,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A(005051)的优异表现源于三大核心优势:
1. 策略制胜:双因子过滤,捕捉“高股息+低波动”资产
选股逻辑:从港股通标的中选出股息率前75%、波动率最低的50只股票,行业覆盖金融、能源、公用事业等防御性板块;
风险控制:个股权重上限5%,单一行业上限30%,避免单一风险暴露。例如,前十大成分股中既有高股息的银行股(邮储银行、浙商银行),也有波动率低的能源龙头(中远海控、东方海外国际)。
2. 估值安全垫:AH溢价收窄,红利收益托底
当前港股PE为10.68倍,低于历史中位数;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股息率7.36%,显著高于A股同类指数;
AH溢价指数138,金融、能源等板块折价仍存,港股估值修复空间明确。
3. 资金认可:机构+散户双轮驱动
机构持仓占比70.06%,险资年内13次举牌港股红利标的;
基金规模突破141亿元(含ETF),年内日均成交额超1亿元,流动性充裕。
三、昨日回调:短暂波动不改长期趋势
7月15日,港股红利板块随大盘调整,005051单日微跌。但这一波动实为“上车良机”:
基本面未变:成分股盈利稳定性未受冲击,股息率仍维持7%以上高位;
技术面支撑:指数仍处上升通道,短期回调未破20日均线,MACD金叉延续;
资金面蓄力:南向资金5月单月净流入456亿港元,机构借回调加仓迹象明显。
四、未来可期:三大逻辑支撑港股红利持续
政策红利释放:新“国九条”强化分红导向,港股通扩容吸引全球资金,中概股回流加速流动性改善;
科技周期共振:AI应用加速落地,港股科技龙头(如腾讯、中车时代电气)或成下一阶段主线;
全球配置价值:美联储降息周期临近,美元走弱下,港股作为“估值洼地+高息资产”吸引力凸显。
结语:乘势而上,让“抗跌王者”为财富护航
“牛市赚钱是运气,熊市不亏才是实力。”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A(005051)用年内40次新高的表现证明,红利策略在震荡市中不仅能“守得住”,更能“攻得动”。昨日的短暂回调,恰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布局窗口——以更低成本锁定高股息资产,静待港股估值修复与全球资金再配置的红利。#下半年行情主线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