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在部分强势板块带动下,大盘强势突破3800点;昨天周一又冲击3900点。
我特意找了一张上周五的行情图截图来说明:从大盘来看,股市非常强势,典型牛市,大涨1.45%,强势突破3800点,创近几年点位新高,比如下图的上半部分所展示的;
但是从个股来看,远远没有大盘那样乐观,明明牛市却有一半股票“待上涨”,赚了指数不赚钱,还亏钱,这种情况是真实存在的,参见下图的下半部分。
“躲开牛市”成为部分投资者的自我安慰,“满仓踏空”可能比“空仓踏空”还可惜。
其实牛市“满仓踏空”,最典型的应对之策就是牛市买宽基指数或是买牛市品种,比如券商。ETF为首的宽基指数基金,指数涨了就能涨,免去了赚了指数亏了钱的烦恼,而券商板块则就是典型受益于牛市的品种:交易量增加,基金销售增加,两融交易和自营业务都会受益于行情。
但是其实受益于牛市的牛市品种,不止是券商,还有保险,大家在牛市里面,不要忽视保险和保险公司。
这两年,全社会无风险收益率下降,存款、银行理财和各种“宝”类货币基金收益率都下降,存款搬家的新闻时不时登上新闻,保险以略高于存款的收益率,一定程度上热销。而保险公司在债券收益率逐步下行的情况下,为了应对销售出去的保单,通过OCI(FVOCI)账户加快入市节奏。保险公司在A股和港股不断买买买,近一两年多次出现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的情况,保险公司堪称牛市旗手。
实际上,已经有部分看好资本市场的聪明资金在不断布局保险公司——港股通非银ETF(513750)近一段时间保持资金净流入状态,规模已经从今年截至6月30日的二季报公布数据45.62亿,增加到最新(8月25日)的超过200亿(201亿)。ETF本身业绩增长,叠加资金持续涌入,不到两个月,规模增长超过300%,近一年涨幅近100%。
规模的增长与港股通非银ETF的独特性分不开——跟踪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独创“交易所+保险公司+券商”的三大指数构成,而且ETF本身是独家品种ETF。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从港股通证券范围中选取符合非银行金融主题的不超过50家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范围内非银行金融主题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内地交易所属于非营利性会员制交易所,无法上市,而香港交易所是股份制,自身也上市,属于不同于内地的独特存在。
而保险公司是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的最大权重,根据下图,截至8月22日中证指数公司官网公布指数十大权重来看,十大权重七只在香港上市的保险公司,成为这也使得指数成为牛市品种奠定基础。
尤其值得一提:A股保险公司数量较少,相关A股的保险公司指数为了满足指数编制需要,甚至要编制部分主业非保险行业却自身参股保险的上市公司;而港股保险公司相较于A股保险公司数量更多,编制指数时候可以更纯粹。
纳入保险公司时候,可以只纳入保险公司本身,而不用纳入主业非保险行业却自身参股保险的上市公司。
此外,目前还有两只大市值龙头券商股进入十大权重。
从指数的行业构成看,保险板块是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第一大权重板块,权重接近指数65%,交易所和证券公司分列二三位,占比均超过13%,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官网。
从业绩表现来看,无论是短期业绩还是中长期业绩,中证港股通非银指数均体现出“牛市旗手”的鲜明特征。
下图为今年以来的指数中短期业绩对比。可以看出作为牛市旗手,港股通非银ETF追踪的中证港股通非银指数在牛市行情中,表现超越传统蓝筹宽基指数,弹性十足,港股通非银ETF适合牛市中,交易型投资者进行交易博弈。
从中长期业绩来看,中证港股通非银指数在中长期收益率跑赢沪深300指数这类宽基,适合投资者长期持有,而较大的波动率给了定投为主的投资者平衡成本的机会。
作为牛市旗手,中证港股通非银指数都有自身优势,交易方式多样。无论短期交易,还是长期持有或是定投,获利手段可操作性多样,这也是近期资金看好对应的港股通非银ETF(513750)的原因,而港股通非银ETF也是目前这一指数唯一的ETF,体现出广发基金在ETF领域扎实的布局水平和研究能力。
同时,港股通非银ETF也有方便场外普通投资者的ETF联接基金(A类020500,C类020501),普通投资者无需每个交易日交易时间盯盘,即可通过ETF联接基金投资港股通非银这个“牛市旗手”来参与本次行情。
总结:
1、大盘涨,不少股票却“待上涨”,为了防止“赚了指数亏了钱”的尴尬情况,牛市投资者不妨关注指数或是牛市品种。
2、券商是投资者公认的牛市受益品种,但是其实保险公司也是牛市旗手,中证港股通非银指数独创“保险公司+交易所+券商”的独特指数构成,让港股通非银ETF和ETF联接基金(A类020500,C类020501)操作性丰富多样,无论短期交易博弈,还是中长期持有或是定投,都有对应参与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