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长债这波异动,看着吓人,其实也是给我们指了个新方向——全球资金正在集体“换赛道”,这时候就得盯着那些能承接增量资金的地方。
先说眼下的行情:日本20年期国债收益率破了2.65%,1999年以来头一回;10年期冲到1.61%,2008年之后最高。表面看是财政刺激预期压的,毕竟日本政府大概率要靠发债稳支持率,但本质是资金在重新算账——以前低利率时代的玩法不灵了,大家开始找更实在的收益。
海外投资者撤得明显,7月买的超长债只有6月的三分之一,可不是小信号。企业也在调整,日本企业债发行快破纪录了,但短期债占了75%,20年以上的几乎绝迹,说白了就是资金在回避高波动,往确定性强的地方挤。
放全球看更清楚:英国30年债收益率破5.5%,美国30年在4.9%附近晃悠,以前说“除了股票没的选”,现在债券收益率上来了,资金肯定要重新掂量。但这不是坏事,反而是估值体系重置的机会,旧的泡沫在挤,新的机会正在冒头。
核心逻辑变了:全球进入“财政主导”阶段,欧美日债务压力大,利率想压也压不住,这种时候,那些债务低、增长稳、有实在增量的市场,肯定会被资金盯上。
东南亚科技这块就是典型。这地方年轻人多,互联网普及率刚过50%,数字经济还在加速跑,电商、支付这些赛道的龙头,这两年用户数、交易额都是两位数增长,实打实的增量市场。
$东南亚科技ETF(SH513730)$刚好把这些龙头攥在手里,从Shopee的母公司到印尼的数字银行,都是吃区域增长红利的主,最近这波全球资金大调仓,它们的承接力已经开始显了。 场外的朋友们,$华泰柏瑞东南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OTCFUND|020516)$更灵活,适合想长期布局的朋友。
要是想再铺开点,$亚太精选ETF(159687)$覆盖更广,不光东南亚,整个亚太优质标的都纳入了,相当于把日韩之外的增长机会打包,东边不亮西边亮,能把单一市场的波动摊得更薄。
这阵子盯资金流能发现,不少从欧美债市出来的钱,已经在悄悄往亚太科技这边挪了。不是说马上暴涨,但这种全球资金重新定价的窗口,提前站好位很重要。具体持仓里的那些公司,最近季报都挺能打,增长韧性肉眼可见,感兴趣的也可以加入自选看看,机会往往就藏在这种市场切换的节点上。#高盛报告:稳定币市场淘金热刚起步##你认为本轮牛市能走多远?##DS-V3.1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