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速腾聚创的中报,发现个很关键的信号:二季度机器人业务的激光雷达销量直接涨了631.9%,上半年这块收入涨了184.8%,毛利率更是冲到27.7%。要知道,这业务已经服务全球3200多家客户,连全球Top5的割草机器人厂商都拿它当独供,订单量都是七位数级别的。
作为恒生科技指数里的标的,它这波爆发,其实给整个港股科技板块指了个方向——当机器人、AI这些硬科技从概念走到量产,那些卡位核心赛道的龙头,正在迎来估值重估的节点。
别觉得速腾是个例,恒生科技指数里藏着不少类似的“潜力股”。地平线机器人的车规级半导体出货量早破了800万套,靠着软硬一体的技术路线,把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铺进了主流自主品牌,市占率稳居第一;中芯国际最近先进制程良率又提了个台阶,毛利率跟着环比改善;就连小米的汽车业务,毛利率也悄悄突破了20%。这些细节串起来看,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港股科技股正在摆脱“烧钱换增长”的标签,转向“高增长+高毛利”的新周期,而机器人、AI正是这轮周期的核心引擎。
背后的逻辑也挺扎实。一方面是技术落地到了临界点,速腾能爆,核心是它的E1全固态激光雷达量产了,EM平台产品三季度也要大规模交付,这种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跨越,在指数成分股里越来越常见——比如金山云的AI算力服务,客户数半年翻了一倍,就是因为底层技术成熟到能支撑大规模商用。
另一方面,利好和资金都在往这个方向靠,“新质生产力”明着挺机器人、AI这些赛道,8月港股通单日净流入还刷新了纪录,你去看资金流向,多半是盯着这些有真技术、商业化路径明确的标的。这时候再看恒生科技指数,就知道它的价值了。30只成分股几乎覆盖了整个产业链:从速腾、地平线这样的硬件龙头,到中芯国际的半导体制造,再到腾讯云、百度智能云的算力支持,等于说机器人和AI的红利,在这里能一站式吃到。
对投资者来说,挨个选股太费劲,要我说不如看看$恒生科技ETF(SH513130)$,场内交易灵活,手续费低,流动性也够,板块一动就能跟上节奏,今天超2%的涨幅也是直接体现。
场外的朋友也不要错过机会,其联结基金$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5311)$也很方便,而且上车门槛更低,现在这阶段,科技股的逻辑已经变了——不再是炒概念,而是看谁能把技术变成持续赚钱的生意。速腾的机器人业务只是个开始,恒生科技里藏着的这些硬科技龙头,后续的业绩释放值得多留意。#你认为本轮牛市能走多远?##DS-V3.1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沪指突破3800点 空间还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