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赛道是否长期看好?#在当今时代,科技资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变世界格局的关键力量。从 2025 年科技板块在 A 股市场的强劲表现便能略窥一二,无论是年初 DeepSeek 概念的暴涨,还是人形机器人板块的崛起,亦或是科创 50 指数年内涨幅的不断扩大,都彰显着科技资产的魅力与活力。
科技行业的核心驱动力在于技术迭代与商业化落地的双重突破。当下,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正从 “概念验证” 大步迈向 “规模应用”。以人工智能为例,生成式 AI 技术已经跨越了 “可用性” 的门槛,踏入 “价值创造” 的新阶段。像 DeepSeek-V3 模型,仅用 600 万美元的训练成本,就实现了与 OpenAI 相媲美的性能,进而带动了算力产业链的爆发式增长。在端侧 AI 方面,需求更是呈现出井喷之势,国内 AI 芯片企业积极适配大模型,与头部企业携手推出一体机;在智能硬件领域,AI 质检设备将工业缺陷率降至 0.1% 以下,AI 医疗诊断系统也广泛覆盖三甲医院,商业化落地的速度远超预期。人形机器人领域同样发展迅猛,2025 年被称作人形机器人的 “量产元年”。政策端,国家发布《“机器人 +” 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产业化路径;企业端,特斯拉 Optimus 小批量生产在即,国内教育机器人也已实现商业化放量。核心部件环节需求更是火爆,灵巧手传感器、轻量化关节模组等成为相关企业的增长极,这些企业凭借产品进入头部供应链,有望持续获益。量子计算也不甘落后,进入了 “实用化” 的临界点。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 “本源悟空” 上线运行,在金融风控、药物研发等领域开展商业化试点。量子通信领域,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已应用于政务、金融等高安全需求场景,形成了 “量子计算即服务” 的新模式。
与此同时,国家对科技行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大,科技行业已然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核心引擎”。2025 年 “十四五” 规划明确将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新能源等领域列为重点发展方向,通过 “揭榜挂帅” 机制、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政策工具,全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突破 1000 家,形成了多个千亿市值产业集群。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通过 “耐心资本” 模式,为硬科技领域提供有力支持。面对外部技术封锁,中国积极通过 “一带一路” 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与国际伙伴开展合作,推动技术标准制定,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在资金流向方面,2025 年科技板块成为全球资本 “重估中国资产” 的核心标的。国内资金方面,公募基金 “高仓位运作”,科技与医药成为核心配置方向。国际资金则因新兴市场配置转移,将 A 股科技股视为 “估值洼地”,大量资金流入。港股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超 30%,创下 2022 年 2 月以来新高,充分显示了国际资本对中国科技资产的信心。
在看到科技资产巨大潜力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风险。科技行业技术更新换代极为迅速,企业若不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其产品和服务很容易被市场淘汰。部分科技股经过持续上涨,估值已处于历史高位,一旦未来企业业绩无法高速增长以匹配当前估值,市场情绪转向时股价便可能下跌。全球科技竞争加剧,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技术封锁与贸易摩擦可能影响供应链稳定,增加企业运营成本。
在这样的科技投资大环境下,兴证资管旗下的科技成长风格基金 ——$兴证资管金麒麟兴享优选一年持有期混合A$$兴证资管金麒麟兴享优选一年持有期混合C$值得投资者关注。这两只基金均为偏股混合型,投资股票资产占集合计划总资产的比例为 60%-95%,其投资目标是在控制组合风险的前提下,选择价值被低估的优质上市公司进行投资,通过组合管理,力争实现集合计划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兴证资管金麒麟兴享优选一年持有期混合 A 期末净资产 0.30 亿元,比上期增加 11.55%,该基金经理为郑方镳,其具有丰富的投资经验,自 2022 年 9 月 30 日开始担任该基金投资经理。数据显示,该基金近 3 个月收益率 47.76%,近一年收益率 51.55%,成立以来收益率为 4.72% ,展现出了较强的盈利能力。从投资策略来看,该基金主要策略包括资产配置策略,通过对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合理配置资产,以把握科技行业发展带来的投资机会。在当前科技行业快速发展,且科技资产潜力巨大的背景下,兴证资管金麒麟兴享优选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有望凭借其投资策略和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在科技成长股投资中获取收益,为投资者分享科技行业发展红利提供途径。不过,投资总是伴随着风险,投资者在选择投资该基金时,也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兴证资管
#晒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