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总结直播《创新药,震荡后驶向何方?》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由华泰柏瑞基金主持,嘉宾探讨了创新药行业的投资价值。首先分析了创新药板块近期波动,指出其具备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的特点,受宏观环境改善和产业升级推动。然后解析海外药企面临专利悬崖压力,中国创新药凭借工程师红利成为优选。接着讨论BD交易对企业的积极影响,以及集采政策转向利好创新药发展。最后比较港股与A股创新药资产差异,强调行业正迎来2-3年中长期机遇,建议关注前沿领域突破而非短期波动。整体来看,创新药行业在政策支持、资金回流和技术迭代多重因素推动下前景广阔。(148字)
1 陈柯含分析创新药板块波动。
陈柯含介绍了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并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等级和适当性管理。他分析了近期创新药板块的波动,强调理解产业趋势对投资判断的重要性。创新药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前沿临床价值的药品,分为全球首创和同类最佳等不同等级。
2 创新药行业特点及投资逻辑分析。
陈柯含介绍了创新药行业中的me too和me better概念,以及大分子和小分子药物的区别。他指出创新药具有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的特点,受专利保护和知识产权驱动。当前创新药行情走强的原因包括宏观环境改善、产业升级和基本面因素。长期利率下行降低了融资成本和贴现率,有利于创新药企业的估值提升。
3 创新药行业受益于宏观环境改善和产业趋势。
陈柯含分析了创新药行业今年的表现。从宏观角度看,全球利率下行和流动性宽松提升了投资者风险偏好,改善了创新药行业的融资和估值环境。产业趋势方面,创新药企业通过海外业务拓展(BD)应对专利悬崖问题,不断补充研发管线以维持竞争力。
4 海外药企面临专利悬崖压力。
陈柯含指出海外大药企因专利悬崖风险敞口达3000亿美元,迫切需要通过采购研发管线缩短时间。中国创新药资产因生物工程师红利和效率优势成为优选。海外药企的专业筛选已证明中国创新药的实力,投资者无需过度质疑。
5 BD交易对创新药企业有积极影响。
陈柯含分析了BD交易对创新药企业的双重支撑:首付款体现海外药企对研发实力的认可,同时及时改善企业资金流和基本面。他还指出,上半年创新药企业盈利改善明显,复苏进度领先于其他医药板块。此外,政策环境对创新药投资的影响也在变化。
6 集采政策对医药行业影响减弱。
陈柯含指出,集采政策自2018年实施以来已进行到第11批,主要覆盖普及性药品,并强调不涉及新药。集采旨在医保控费及推动医药行业新旧动能转换,从仿制药转向创新药。第11批集采规则更清晰,降价幅度和品类选择有筛选,对创新药投资影响权重降低。创新药商业保险目录的推出为创新药支付端带来增量,统一商业健康险支付范围,利好创新药发展。
7 创新药产业迎来多重利好。
陈柯含分析了创新药行业的多重驱动因素:医保基金支付向创新药倾斜,商业保险补充支付逐步完善,政策面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他指出创新药行业将在宏观环境改善、产业趋势向好和政策持续支持的共同作用下,迎来2-3年的中长期发展机遇,建议投资者关注产业趋势而非短期波动。
8 创新药行业天花板不断抬升。
陈柯含指出,中国创新药行业在肿瘤治疗和自免领域具有优势,随着技术迭代,行业天花板不断提升。当前行情与2019-2021年不同,底层逻辑转向前沿领域突破。近期回调主要是资金获利了结,医药板块估值仍合理。建议关注中报业绩和下半年学术大会披露的临床数据。
9 港股A股创新药资产差异分析。
陈柯含指出港股创新药资产以生物科技企业为主,规模小且依赖研发管线进展。A股药企多由仿制药转型,资金实力强但需关注传统业务企稳和创新管线商业化进程。港股因18A规则先行吸纳了更多生物医药企业,而A股科创板2019年才推出。
10 港股创新药受资金回流影响走强。
陈柯含分析了港股创新药板块今年表现优于A股的原因,主要是受益于全球去美元化资金回流。他详细介绍了创新药出海的两种模式:造船出海和借船出海,并指出关税对这两种模式的影响都很有限。此外,他还提到恒生创新指数最近剔除了C叉O企业,但未说明具体原因。
11 创新药与C叉O商业模式不同。
陈柯含解释了创新药企业与C叉O企业的商业模式差异,指出C叉O企业旱涝保收,而创新药企业承担更高风险与回报。恒生创新药指数剔除了C叉O企业,集中投资于纯创新药标的,指数锐度高。他建议投资者关注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520500),并强调创新药产业趋势明确,短期波动无需过度担忧。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