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查询了下, 本轮熊市下最惨的策略指数——行业龙头指数,纷纷欲创新高。




约还有10%?
回看2015年的牛市,很多相似之处。有很多公司退市,回头看都是泡沫伪成长。
当时有的能认出来,可即使能认出来, 类似当今的市场, 铁杆龙头,沉迷其中如果不撤出来,无论止盈止损,只要不退反进, 就会遭遇退市。
也有曾经进入深成指第一的乐视网, 但不符合条件了指数会无情剔除。
2015年时经济增速快跌破7%了,CPI也大幅回落, 会不会陷入通缩,会不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随着货币政策扶持,供给侧有改革, 进行寻高质量发展。
也就是当时的反内卷。
经济突破口是科技兴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万物可做互联网+。
除了互联网+龙头的中概之外, 沪深市场的群妖荟萃。
比如, 生态化反的乐视网,最高PE-TTM超400倍,一举淘汰传统电视公司的势头。
还有暴风科技,市盈率,是市梦率逼近2000倍。VR、AR技术很快成熟。结果今天技术应用落地也寥寥无几。
看看谷歌眼镜和华为眼镜,功能好的太重,长时间佩戴不了,重量轻的功能差,虽然带动了一批公司起来,也就如此。
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炒完一波又来上波继续。
安硕信息,互联网+金融,PE上千倍值不值。
全通教育,互联网+IP阅读概念,PE800倍值不值。
看看有点业绩的$歌尔股份(SZ002241)$ 、$立讯精密(SZ002475)$ 市盈率是真低,即使$科大讯飞(SZ002230)$ 、$三安光电(SH600703)$ 上百倍的市盈率,对于有着业绩的公司,好像都是可以接受的了。
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热门公司灰飞烟灭,热门行业VR/AR技术并未如预期般崛起,还不如传统制造公司。
概念炒作,市场情绪转向,缺乏业绩支撑,都会纷纷坠落。
科技创新曲曲折折,从来不是直线前进的。
有智慧的投资者需要回归价值本质,拒绝概念炒作,认识到真正的技术创新需要时间沉淀。乐视网的生态化反神话、暴风科技的40天37个涨停、全通教育400元股价的“股王”传奇——这些曾经搅动资本市场的名字,如今已相继退市或暴跌,只留下一地鸡毛与无数投资者的叹息。
乐视编织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生态体系,暴风描绘的“VR帝国”,全通教育打造的“在线教育王者”,无不是资本市场上最诱人的叙事。问题在于,这些故事大多建立在流沙之上,缺乏扎实的盈利模式和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当我们深入审视这些企业的商业模式,不难发现其中的致命缺陷。乐视的各个生态板块之间从未形成真正有效的协同效应,反而陷入持续不断的输血循环;暴风的VR战略停留在概念层面,缺乏核心技术支撑;全通教育则过度依赖并购扩张,而非内生增长。这些企业共同演绎了一场“规模不经济”的悖论——业务越扩张,亏损越严重。
这场席卷中小创的资本狂欢与幻灭,不仅仅是几家企业的兴衰史,更是一面映照中国资本市场深层问题的镜子。
无论概念多么动人,商业的本质从未改变——企业必须创造可持续的价值;无论技术多么前沿,投资的真谛始终如一——价格最终将回归价值。
资本市场需要梦想,但不能只有梦想;企业需要故事,但不能只剩故事。建立在坚实基本面之上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基于价值发现的投资才是可持续的投资。盛宴终会散去,唯有那些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股东带来回报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持续生长。
泡沫破裂。唯有回归商业本质,尊重市场规律,坚守价值投资,我们才能避免重蹈覆辙,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助力实体经济真正创新升级。
更加理性和成熟的市场,一轮一轮的产业,有业绩,有泡沫,投资者需要一定的规则,要么顺势,要么平衡配置组合配置。
避免热门产业和热门炒作公司。
因为下一轮不一定会起来。即使主要消费行业,食品饮料行业的白酒。
易方达蓝筹混合基金配置多了,深度价值投资至今跌多涨少。而行业分散一些,PCB板块等持续上涨了,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基金深度价值投资至今跌多涨也多了。还有富国天惠成长、兴全系列基金,包括兴全趋势、兴全商业模式、兴全绿色等等,一系列的明星基金,有成有败。
这是时代产物,成败受时代影响。可是,不入泡沫,避免一步失败,就会迈向一步成功。要么顺势及时退出,要么长期做好配置。如果总追弹性好的,丢弃原有的投资体系,没有了平稳的情绪,还要猜市场的情绪,必然失败。
投资需要普适智慧,属于投资成功之路的必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