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昨日小幅调整后,今天市场再度大涨,交易情绪持续高涨。截至午盘,各大市场主流指数均呈上涨态势,其中大盘涨0.67%逼近3800点,而深证成指涨1.32%,创业板指涨2.56%。盘面上,半导体产业链爆发,带动泛科技板块全面上行。而在这种行情之下,今天$摩根新兴动力混合A(OTCFUND|377240)$预估涨幅逼近3%!

这只基金的核心策略就是聚焦高成长潜力的新兴产业,比如人工智能驱动的科技产业、新能源、高端制造和创新药等医疗健康领域。它特别擅长捕捉行业高速增长期的机会。截至8月20日,这只基金今年以来涨幅达42.33%,但比涨幅更惊艳的是它的夏普比率高达2.18——简单来说,就是承担同样风险能多赚一倍的收益。

而这只基金的掌舵人杜猛,拥有23年从业经验,是市场上极少数的成长股投资老将5。他的投资眼光前瞻,早在2011年就提出了投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的理念。杜猛的投资框架可以概括为“产业趋势+优质公司”双重筛选:一方面前瞻性卡位技术拐点,比如2011年布局苹果链、2019年重仓新能源、2023年提前埋伏AI算力;另一方面自下而上精选个股,其重仓股中80%以上实现正收益,近半数涨幅超50%。
杜猛的管理风格兼具“激进”与“克制”:敢于在确定性机会上重仓(前十大持仓占比过半),又通过行业均衡(覆盖电子、医药、新能源等)对冲风险。这种策略在2025年的市场中特别适用——当机器人、创新药、算力等板块轮动加速时,分散布局避免了“过山车”式回撤。
随着8月下旬进入中报密集披露期,市场预计将回归业绩主线。下半年通常是国产科技行业的密集技术发布周期,AI算力、消费电子、军工、创新药等方向的确定性在持续增强。这些领域也正是这只基金长期关注和布局的重点。
当前A股正处于新一轮强势周期中,上证指数已从2024年9月的2700点左右上涨至如今的3700点以上,涨幅超35%,具备一定持续性。从“慢牛”特征来看,A股长期趋势底部不断抬升,尽管波动率较高,但整体呈现结构性上涨态势。从估值角度看,当前A股估值水平已处于高位,多数指数估值偏高,部分指数接近或达到历史极值。但与2015年和2020—2021年牛市相比,当前融资余额虽已突破2020—2021年峰值,但仍距2015年历史高点22728亿元约有2000亿元差距。同时野村最新研报表示,资金正急剧转向估值更具吸引力的中国市场——AH股获得明显加仓,港股和A股配置比例分别提升0.8和0.7个百分点。其次,今年韩国散户投资者纷纷涌入香港股市,追逐中国蓝筹科技股的涨势。截至8月12日,持股量已达到24亿美元,创下四年来的最高水平。最后,高盛表示,中国再度成为全球资金净买入最多的市场,展现强劲的韧性与吸引力。高盛交易台(不含量化交易)的资金流在平均名目金额上是卖方资金的两倍,显现强劲的买盘动能。
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在结构性行情常态化的市场中,选择一位经验丰富、坚持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布局那些符合时代发展大趋势的产业,或许是一种不错的策略。

#你认为本轮牛市能走多远?##沪指突破3800点 空间还有多大?##DS-V3.1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八月基金投资策略##达人收息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