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来聊基金公司的血缘关系,哪些基金公司间有着血脉联系呢?
“一参一控一牌”
“一参一控一牌”是监管的要求,说的是控股1家、参股1家,证券公司旗下资管子公司还可以再拿个公募牌照。
很多人想不到,这里最难拿的是“一牌”,不少头部券商都拿不到这“一牌”,旗下的公募化改造后的大集合终究还是没法自己管下去,比如中信证券资管、广发证券资管、中金公司。
这“一牌”还得早着手,不少拿到牌照的券商,其实并不大。后面才想起来申请牌照的头部券商,不知道现在心里是什么滋味。
做到“一参一控一牌”的券商,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兴业证券,控股兴证全球基金,旗下兴证资管搭上了“一牌”末班车,参股的也是个头部基金公司。同样参股这家基金公司的还有华泰证券,而且参股比例高得多,华泰证券资管有公募牌照,但是华泰证券持有华泰柏瑞基金49%股权,比起绝对控股兴证全球基金的兴业证券还是稍微差一点。
由国泰君安证券与海通证券合并而来的国泰海通证券,现在队伍都超编(同时控股华安基金和海富通基金),接下来调整后自然也会归入到这个队列。浙商证券也有希望加入到这个队列。
深点挖
像华泰柏瑞基金和华泰证券资管、兴证全球基金和兴证资管,这关系很容易联系到一起,不过有些基金公司的关系,并不能直接看得出来。
比如说招商基金和博时基金。这俩都是招商局集团旗下的,招商基金是银行系基金公司,招商银行占比55%,其余45%归招商证券。博时基金则是招商证券占比49%。
再比如说广发基金和易方达基金。广发证券持有广发基金54.53%的股权,同时还有易方达基金22.65%的股权,是并列的第一大股东。
还有个新成立的基金公司——鹏安基金,是开源证券全资子公司。开源证券占比25%的前海开源基金,或许正是该公司很难使用开源为名的原因。
别误会
还有一些基金公司,名字可能很相近,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关系。
比如说大成基金和达诚基金,前者是中泰信托(50%)旗下的,光大证券参股25%,后者是一家个人系基金公司。
再比如说东方基金和东方阿尔法基金,前者是东北证券(57.6%)旗下的,后者同样是一家个人系基金公司。
国联安基金和国联基金,差一个字,前者是险资太平洋资管和德国安联合资的,后者是国联民生证券旗下。
富安达基金和富达基金,也差一个字!前者是南京证券(49%)旗下,后者则是全球知名基金公司的中国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