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态电池其实我已经说过很多次啦,刚刚翻了下第一篇是6月20日,算算到昨天的话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已经涨了37%+。今天截止上午收盘已经涨了2%,成分股中电池龙头股亿纬锂能涨了5%以上,还创下近两年的新高;上能电气、中伟股份、杭可科技这些也都涨超10%。

业内普遍认为,这波行情不是偶然炒作,而是新技术突破、供需格局变化和新场景爆发三个逻辑共同推动的结果。
一、技术突破正集中落地
具体看,亿纬锂能近期走强,和它刚揭牌的固态电池研究院“龙泉二号”直接相关。根据公司披露,这个研究院下线了10Ah的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体积能量密度700Wh/L,主要用于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AI设备等高端装备。公司自己也说,这对实现2025年固态电池能量密度400Wh/kg、体积能量密度1000Wh/L的目标很有帮助。
不止亿纬锂能,产业链其他环节的技术突破也没停。比如国轩高科刚贯通首条全固态电池中试线,电池良品率已达90%;容百科技则拿到了硫化锂制备的核心专利,直接把硫化物电解质成本从700万元/吨降到200万元级别——这意味着全固态电池量产成本大幅下降,商业化的“最后一公里”正在被打通。
二、供需格局已悄然反转
2023到2025年,锂电行业经历了一轮残酷的产能出清,但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新需求又在起来了:9月锂电排产明显增长,行业正迎来“金九银十”的传统旺季。
尤其是固态电池带动的材料和设备升级,附加值比传统电池高得多。高工锂电数据显示,现在单GWh固态电池产线的设备投入要5个亿,比传统锂电的1.5-1.8亿高了一大截。像先导智能、赢合科技、利元亨这些设备企业,上半年订单同比涨了70%-80%,总金额超300亿——这都是行业高景气的实在信号。
三、新场景打开增长想象空间
固态电池的用武之地远不止电动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AI算力中心、数据中心这些高端领域,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要求极高,固态电池几乎成了“刚需”——这也意味着相关企业能打开第二增长曲线,估值天花板被彻底打破。
受此推动,全球对固态电池的需求越来越迫切。EVTank预测,2023年全球固态电池(含半固态)设备市场规模就有望突破千亿,未来空间巨大。
不过要注意,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还存在不确定性(比如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路线各有优劣),不同企业的产业化进度也有差异。前面提到的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容百科技、先导智能、赢合科技等,都是中证电池主题指数的重仓股和成分股,固态电池相关业务占比超4成。通过这只指数,能更全面地抓住这轮电池技术革命中的确定性机会。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设备订单暴增##沪指险守3800点!A股开启调整走势?##九月基金投资策略##9月你看好哪条投资主线?#
$富国中证电池主题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7223)$
$汇添富中证电池主题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2863)$
$招商中证电池主题ETF联接C(OTCFUND|016020)$
$嘉实中证电池主题ETF发起联接C(OTCFUND|016567)$
$南方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发起C(OTCFUND|01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