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港股科技板块的业绩分化情况,以及接下来该怎么看。
先说腾讯。这次中报确实亮眼,营收和利润都创了新高,广告和游戏这两大业务表现尤其突出。毛利率达到57%,赚钱效率提升得很明显。最让市场关注的是AI的实际应用,腾讯把AI真正融入了广告、金融科技、游戏这些核心业务里,效果显著。广告收入连续11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创了历史新高。更重要的是,腾讯在AI训练集群和模型上的投入同比增长超过119%,而且这笔高投入不仅没拖累业绩,反而转化成了增长动力和更高的业务质量。

再看网易,这次季报表现还算稳健,营收增长了9.4%,游戏增长了15%,但略低于市场预期。销售费用有点超支,稍微影响了利润。整体来说,网易表现还算稳,但缺少腾讯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爆发点。
然后是京东。营收增速很猛,超过了22%,特别是以外卖为代表的新业务,增长了200%,势头很猛。但问题是新业务的“战略性亏损”也比预期高很多:实际亏了144.5亿,而预期是110亿,直接把集团整体拖进了亏损状态。零售和物流业务表现还可以,但新业务未来的消耗能力,市场可能还需要再观察观察。
港股科技板块经过年初以来的调整,板块的拥挤程度已经明显下降,这意味着资金扎堆带来的短期波动风险减小,反而为中长期布局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从基本面来看,科技板块不仅保持着较高的成长性,整体的盈利能力(ROE)也在逐步企稳回升。目前板块的估值水平大约在20倍市盈率(PE),处于历史上相对偏低的位置,和过去相比仍有较大的修复空间,处于比较有吸引力的位置。
另外,成分股的盈利状况正在持续改善,随着下半年进入业绩兑现的阶段,这些公司既有望实现盈利增长,又能保持业务扩张的潜力,可以说是"低估值+高成长"的组合。
最后说说港股科技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比,它有几个优势:
一是覆盖更全面。这个指数包含50只成分股,像阿里、腾讯、美团、小米、京东、网易、百度、比亚迪、吉利、中芯国际这些核心科技股都在里面,权重占到70%,同时也兼顾了一些有潜力的中小盘股。
二是行业覆盖更广。它特别纳入了创新药领域的“明星股”,比如百济神州、药明生物,这些都是恒生科技指数没有的,能更全面地反映中国科技创新的整体情况。
三是AI应用场景更丰富。除了互联网平台,还涵盖了AI在智能汽车(比如吉利)、医药研发(比如百济、药明)、智能硬件等领域的应用企业。未来如果AI应用大规模爆发,这个指数的覆盖范围会更广。

今年以来,港股科技指数涨了32.81%,比恒生科技多了8个百分点,而且最大回撤也低于恒生科技,以港股科技50ETF为例,连续12天有资金流入,今年已经吸金超过6亿,规模不断创下新高。
不过港股受海外情绪影响也大,例如美国的非农报告,美联储的降息预期等,今天也是跌超1%,大家可以选择根据自己的仓位逢低布局。

#全球算力需求激增:光模块、PCB猛涨##牛市旗手发力!如何把握券商掘金机会?##数字货币拉升!新一轮炒作开启?##八月基金投资策略#
$天弘恒生科技指数(QDII)C(OTCFUND|012349)$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18125)$
$招商中证香港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21634)$
$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ETF联接(QDII)A人民币(OTCFUND|017091)$
$华宝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3478)$
$易方达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3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