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关注的银行AH指数在回调到60日均线附近后,昨天来了一波反弹,又一次验证了60日均线附近的“黄金机会”。
为什么会反弹,其实最近政策方向也很明确:不搞“大水漫灌”式刺激,那么市场利率还会继续走低,加上前段时间金融债恢复收增值税以后,后面买债的性价比可能更加低了。那资金能往哪去?
数据不会说谎。看看最近20个交易日,跟踪银行AH的ETF虽然回调,但资金有16天都是净流入的,累计“吸金”近2.6亿,明显是有人在趁低布局。

资金流向的变化,是推动银行板块估值修复的重要力量,这一点不容忽视。
从资金来源看,主要有两方面支撑:
一是被动指数基金的持续扩容。这类基金通常会按比例配置指数成分股,而银行股在多数宽基指数中权重较高,因此随着指数基金规模扩大,资金会持续流入银行板块。
二是银行股自身的“低波动+高分红”特征,天然符合险资等中长期资金的配置需求。目前银行板块平均股息率已达4.13%,再加上监管层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银行股的股息配置价值还将持续凸显。
银行股自己也够“争气”。上半年刚发了6325亿的大额分红,现在中期分红又开始提上日程,像常熟银行这些“新玩家”也加入分红队伍,真金白银的回报没停过。
业绩方面,已经发中报预告的区域银行表现不错,有3家净利润增速超过16%。
估值方面,大行现在普遍还在“打六七折”,市净率0.6-0.8倍,这波回调后股息率反而回升了不少,位置更“舒服”了。
现在该怎么看银行股?简单说三点:
第一,大逻辑不仅没变,还更强了。资产荒、低利率、债券征税这三股因素叠加,高股息、稳分红的银行股依旧就是“资金避风港”。险资这种长周期资金(考核周期拉到3-5年)还在持续流入,这是长期的支撑。
第二,波动会有,但不用慌。再大的“大象”跳舞也得歇脚。想跟趋势的,可以盯着量能和关键位置——比如银行AH优选ETF(517900)哪天成交突然放大到6000万以上,可能就是加速信号;要是想稳妥点,守住60日均线当“心理防线”也行。
第三,想求稳又带点弹性的,可以试试“哑铃组合”:银行+中证2000。两者根据行情切换比例,攻守兼顾。
说白了,在市场行情高涨,板块轮动快的市场里,银行可能不会让人热血沸腾,但能靠实实在在的分红,给你对抗波动的底气。每一次像样的回调,都是给相信“真金白银”价值的人,一次合理的入场机会。
资金总爱往“确定性”强的地方流。下次银行股再“蹲下”,你就懂了。

#达人收息方法论##八月基金投资策略##低空经济突破:吨级无人机跨海运油##中国军工竞争力重估,军贸份额或扩张##国家免一年幼教费 惠及千万儿童#
$鹏华香港银行指数(LOF)C(OTCFUND|010365)$
$招商中证银行AH价格优选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6573)$
$天弘中证银行ETF联接C(OTCFUND|001595)$
$易方达中证银行ETF联接(LOF)C(OTCFUND|009860)$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18125)$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