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些股票指数基金采用完全复制法跟踪指数不同,大部分债券指数基金通常都用抽样复制法实现对指数的跟踪,这是为啥呢?为啥不用完全复制法呢?
Tips:抽样复制法与完全复制法的区别,简单来说就是,抽样复制法是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流动性好的样本券进行买入,而完全复制法是将标的指数的成份券全部买入。
抽样复制法:投资于标的指数中具有代表性和流动性的成份券和备选成份券,或选择非成份券作为替代,构造与标的指数风险收益特征相似的资产组合,以实现对标的指数的有效跟踪。
完全复制法:投资于标的指数中所有成份券,并严格按照成份券在指数中的权重构建投资组合,以实现对标的指数的有效跟踪。
主要原因
债券指数的成份券数量通常是十分庞大的,例如中债综合指数成份券数量达到43954只,中证全债综合指数的成份券数量19685只。理论上来说,采用完全复制法的跟踪效果会更好,但是就实际操作而言,基金投资管理大量不同的债券,也会明显增加交易成本和管理难度,对保护持有人利益而言,并不是最优的方案。
而抽样复制法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流动性较好的样本券,实现对标的指数的跟踪,有助于提高基金管理效率,降低投资管理风险,提高基金跟踪效果。
具体而言,采用抽样复制法主要有以下三点考虑:
1 债券的流动性分化较大,投资部分流动性不好的成份券,会影响跟踪效果。假设对成份券不加甄别地完全复制、全部买入,当面临资金进出、成份券调整时,买卖流动性较差的成份券会带来一定的冲击成本,导致基金收益折损,也影响跟踪效果。
2 许多债券偏同质化,具有比较强的可替代性,比如四大行发行的同一期限的金融债,它们的涨跌方向基本一致,幅度也比较接近。因此,利用抽样复制法,将具有相似风险收益特征的成份券的权重集中到一只或少数几只流动性较好样本券上,同样能够较好地实现对标的指数的跟踪。
3 债券单笔成交金额通常较高,基本上是百万甚至千万起步的,对于成份券数量庞大的债券指数而言,如果采用完全复制法,对于一些分配权重较低、需投资金额很小的个券在市场上就很难买得到。
#我的养基小心机#
$易方达中债7-10年期国开行债券指数A(OTCFUND|003358)$
$易方达中债3-5年期国债指数(OTCFUND|001512)$
$易方达中债1-3年国开债C(OTCFUND|007170)$
声明
本资料仅用于投资者教育,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我们力求本资料信息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及时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