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收盘在3665点,大家都也期待市场朝着更高位继续前进~作为基民,或许正数着账户里的收益喜笑颜开,对于我们来说,咱表示:持有体验良好!
这是有证据的!从市场的历史数据来看,我们数了数主要宽基的上涨天数VS下跌天数,发现7月份以来上涨的交易日占比较为可观。
自4月8日以来的86个交易日中,各大指数上涨的天数比例均超过了50%。7月1日以来的近30个交易日中,大部分指数的上涨天数占比更是较4月8日以来有明显增加。
以咱老朋友上证指数为例,4月8日以来有57个交易日上涨,占比达到66.3%(57/86),仅次于第一位的万得微盘股指数69.3%(60/86);
7月1日以来,上证指数有23个交易日上涨,占比76%(23/30),和沪深300、万得微盘股指数、中证1000等指数并列上涨天数第一。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位2025年4月8日-2025年8月12日的86个交易日和2025年7月1日-2025年8月12日的30个交易日。仅对市场历史情况进行客观统计,不预示市场未来表现。
有专业的客官可能知道,这其实是技术指标PSY心理线的计算方式——统计在过去某个时间区间内上涨天数的占比,以此来衡量研究投资者对股市涨跌产生的心理波动。
咱真的体验到为什么上涨天数和心理挂钩了。在持续上涨的行情中,冷静的客官可能担心,现在市场情绪过于亢奋了吗?患上了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恐高症”~
其实有一个指标,最近也被高度关注,那就是最近被频繁刷屏的数据——两融余额。
A股两融数据突破两万亿,还在持续上升!
就在上周,8月5日,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大关,还在进一步增长。先来给不熟悉融资融券操作的基民客官,科普一下什么是两融余额。
两融余额就是融资余额(向券商借钱买股还未偿还的金额)加上融券余额(向券商借股卖出还未偿还股票的金额)。特别是占比更高的融资余额增加,意味着杠杆资金越活跃。当大量投资者借钱入场,市场上涨会加速,但一旦风向转变,杠杆资金会因强制平仓引发“踩踏”,放大市场波动。
因此,两融余额作为市场情绪和杠杆水平的重要指标,8月5日以来升至2万亿元上方。上一次达到这个数字,还是十年之前的2015年7月。
这也是为什么它获得了如此高的关注!2015年正是那场惊心动魄的牛市和发生年——当年6月,两融余额曾达到历史峰值2.22万亿元,随后市场急转直下...
但这次真的会重演历史吗?其实在频频刷屏的背后,许多分析已经从各种维度对比了不同:
比如,两融和A股流通市值、成交额、个股集中进行对比,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仅2.3%,两融交易额占成交额10.1%,两项数值在2015年峰值分别为5.6%和30%。整体杠杆率更为温和。资金分散度显著提升,当前参与两融交易的股票数量超4000只,是2015年高点的近五倍;前100名个股的融资余额占比从十年前的41%降至25%,风险集中度大幅降低。
数据来源:Wind,富国基金整理,截至2025年8月8日。
还记得我们之前的文章《从3600点回调,是时候看看有哪些低估的板块了!》中,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了在大盘指数高位中,可能还存在的低估值行业板块机会,这次,咱们同样可以通过行业的融资余额,看出投资者潜在的偏好。
回到两融余额这一话题上,我们主要统计了三个时间区间
今年4月份以来,两融余额中的新流入的融资资金主要流入了医药生物、汽车、国防军工、机械设备等板块。
今年7月份以来,两融余额中的新流入的融资资金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
在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期间,融资买入额前两位均为金融板块。素有“牛市旗手”之称的非银金融以超过2100亿元的融资净买入额高居第一,银行则是以1100亿元第二位,二者合计占比20%。
由此可见本轮资金则分散多个成长领域,且更倾向于追逐基本面稳健、具备长期逻辑的优质标的,显示杠杆交易的理性化趋势。

数据来源:iFind,富国基金整理,截至2025年8月11日。
最后梳理了这么多,我们觉得,无论是代表特定时间区间投资体验的上涨天数占比,还是看似让人“生畏”的两融余额新高,市场可谓越来越热闹,也不能用单一的指标来简单复盘历史。行业数据分化也有许多值得深入挖掘的结构性机会,市场趋于“理性繁荣”,也值得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投资者能更加理想吧~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4674)$
$富国医疗产业混合发起式C(OTCFUND|021451)$
$富国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LOF)C(OTCFUND|013048)$
$富国中证军工指数(LOF)C(OTCFUND|013035)$
$富国上证指数ETF联接C(OTCFUND|013286)$
#沪指创924行情新高 能否突破3700点?##两大贴息礼包落地!哪些A股受益?##华为将发布AI推理领域突破性成果##八月基金投资策略#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不代表对市场和行业走势的预判,也不构成投资动作和投资建议,且可根据市场情况变化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