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继续昨天的话题,来聊聊登上前十大持有人榜单的大户们是怎么买基金的。
34次上榜,兴趣广泛
根据choice数据汇总的2024年年报数据,上榜次数最多的个人投资者,34次出现在前十大持有人里:
可能看着单只基金持有份额算不上“壕”,但是叠加在一起,实力也是非常可观。这位个人投资者爱的是LOF,涉猎广泛,以债券型和混合型为主,也有1只股票指数型,各类型中的细分类型涉猎也很广。较上一报告期,持仓变化不算多。
对于基金公司也没什么偏好,综上,看起来是一位很有自己想法的投资者,投资的自主性应该比较高,但是持仓如此之分散,就有些看不太明白了,可能这些也只是部分持仓,但是如此分散的持仓管理起来颇有难度,而且过于分散的持仓,可能很难创造出超额收益。大家怎么看?
数以亿计,钟爱港股
再来看一位持仓份额数以亿计的投资者:
当时,该投资者持有$华夏恒生生物科技ETF(QDII)$ (159892)1.61亿份,报告期内增持4787万份。不知道今年以来,该投资者有怎样的操作,反正2024年底的时候,该基金不到5毛,现在接近9毛……
从持仓能够看出,该投资者爱的是ETF,尤其偏爱港股投资,买了不少港股指数基金,这个持仓看着今年收益率应该挺高的。而且持仓多有变化,可以看出该投资者还是比较喜欢做交易的,不过这也是ETF的特点,拿着ETF就不动的投资者是比较少见的。
定开爱好者
还有一位个人投资者,持仓相当有特点:
这是一位定开基金的爱好者,大量持仓都是定开的偏股混合基金,看着也像是主动权益的爱好者。
不过从持仓变化来看,他的持仓大部分是场内买来的,考虑这些定开基金场内普遍存在折价,可能也是其重仓这些基金的重要因素。
看起来也是一位很有想法的个人投资者,持仓也是比较分散的,或许策略本身设计就把超额收益任务主要交给了折价?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有没有受到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