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4 08:59:33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广东
国债利息收入也要交税了!对债市有什么影响?

国债收入也要交税了?对债市是利好还是利空,债基还能拿吗?

81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的公告》,将对国债等新发行债券,恢复征收增值税。

市面上的解读声音很多,我做了归纳和消化,争取深入浅出,把这件事儿讲明白。主要涉及4个点:

1、国债等恢复征收增值税是怎么回事儿?

2、这件事对债市是利好还是利空?

3、普通投资者手里的债基,还能继续拿吗?

4、再深入一点,对机构投资者有什么影响?

估计看完之后,大家对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和未来影响都会有个大概了解,希望能有所收获。

一、国债增值税恢复征收

本次恢复征收增值税的债券涉及国债、地方政府债、金融债券,为了方便理解,下文主要用国债来举例说明。

首先对增值税做一个说明:本次公告恢复征税的是债券的利息收入,而买卖债券的价差收入不在本次讨论范围。

根据2016年发布的《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增值税税率为6%。当时提出,国债、地方政府债及金融同业往来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

也就是说,此前临时免征的增值税,接下来要恢复征收了,而征收税率是6%

之前免征的对象除了国债和地方政府债之外,还有金融同业往来(包括金融债和同业存单等资产),而本次恢复征税的公告仅提及国债、地方政府债和金融债券,那么同业存单等其他资产应该是继续免征增值税的。

至于恢复征收增值税的原因,财政部下属中国财经报81日的报道已经有了官方说明。

“债券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已完成其历史使命,恢复对其征收增值税,确保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总体一致、统一,既符合公平统一税收制度的改革目标要求,也是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举措,还为金融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创造了统一的税收政策环境。”

上面这段话站位有点高,一般人看不明白。

从我个人朴素的理解来看,恢复征收增值税主要有以下几个好处

1缓解财政压力,有机构根据过往债券规模测算,恢复征税后10年内就有望累计贡献6000亿元左右的额外财政收入。

2让国债等债券和信用债回到市场化定价。以前国债免增值税,信用债不免,定价机制并不完全市场化。

3缓解2024年以来的利率债抱团效应。国债收益率此前下得太快,免税因素也是一大原因。

二、本次调整对债市的影响

首先,本次增值税调整是新老划断的,也就是说存量的债券利息未来也是不收增值税的,只有88日之后新发行的债券利息,要收增值税。因为老券不收税,新券要交税,那么存量老券成为稀缺的香饽饽了,价格就存在上涨预期。

简单来说就是:利好老券,利空新券。

其次,对不同债券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信用债本就要收增值税,同业存单则不在本次恢复征税范围,因此这俩不受影响。国债大多都是续发,新发较少,因此影响较小。而地方债和金融债大多是新发,受影响较大。

简单来说就是:受影响的主要是新发的地方债和金融债。

三、债基还能继续拿吗?

公募基金本身在投资债券的过程中是享受税收优惠的,包括所得税优惠和增值税优惠,本次政策调整,总体影响不算大。

往深了说,本次恢复增值税,对债基短期来说是个利好,而长期来看则未必

......

更多内容,可以到“晓珠宝养基中了解!

#八月基金投资策略##医保新政:创新药首发高价获支持##7月投资总结:我的收益如何了?##国务院:通过“人工智能+”行动意见##收息族集合#

$华泰保兴安悦债券C(OTCFUND|020741)$

$富国优化增强债券E(OTCFUND|018980)$

$广发景宁债券C(OTCFUND|013449)$

$南方中债7-10年国开行债券指数E(OTCFUND|013594)$

$长城短债C(OTCFUND|007195)$

$广发双债添利债券E(OTCFUND|009267)$

$东海祥苏短债E(OTCFUND|015499)$

$景顺长城稳健增益债券C(OTCFUND|016870)$

$兴全稳泰债券C(OTCFUND|008173)$

$华夏磐泰混合C(OTCFUND|013360)$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