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收入也要交税了?对债市是利好还是利空,债基还能拿吗?

8月1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的公告》,将对国债等新发行债券,恢复征收增值税。

市面上的解读声音很多,我做了归纳和消化,争取深入浅出,把这件事儿讲明白。主要涉及4个点:
1、国债等恢复征收增值税是怎么回事儿?
2、这件事对债市是利好还是利空?
3、普通投资者手里的债基,还能继续拿吗?
4、再深入一点,对机构投资者有什么影响?
估计看完之后,大家对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和未来影响都会有个大概了解,希望能有所收获。
一、国债增值税恢复征收
本次恢复征收增值税的债券涉及国债、地方政府债、金融债券,为了方便理解,下文主要用国债来举例说明。
首先对增值税做一个说明:本次公告恢复征税的是债券的利息收入,而买卖债券的价差收入不在本次讨论范围。
根据2016年发布的《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增值税税率为6%。当时提出,国债、地方政府债及金融同业往来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
也就是说,此前临时免征的增值税,接下来要恢复征收了,而征收税率是6%。
之前免征的对象除了国债和地方政府债之外,还有金融同业往来(包括金融债和同业存单等资产),而本次恢复征税的公告仅提及国债、地方政府债和金融债券,那么同业存单等其他资产应该是继续免征增值税的。

至于恢复征收增值税的原因,财政部下属中国财经报8月1日的报道已经有了官方说明。
“债券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已完成其历史使命,恢复对其征收增值税,确保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总体一致、统一,既符合公平统一税收制度的改革目标要求,也是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举措,还为金融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创造了统一的税收政策环境。”
上面这段话站位有点高,一般人看不明白。
从我个人朴素的理解来看,恢复征收增值税主要有以下几个“好处”:
1、缓解财政压力,有机构根据过往债券规模测算,恢复征税后10年内就有望累计贡献6000亿元左右的额外财政收入。
2、让国债等债券和信用债回到市场化定价。以前国债免增值税,信用债不免,定价机制并不完全市场化。
3、缓解2024年以来的利率债抱团效应。国债收益率此前下得太快,免税因素也是一大原因。
二、本次调整对债市的影响
首先,本次增值税调整是新老划断的,也就是说存量的债券利息未来也是不收增值税的,只有8月8日之后新发行的债券利息,要收增值税。因为老券不收税,新券要交税,那么存量老券成为稀缺的香饽饽了,价格就存在上涨预期。
简单来说就是:利好老券,利空新券。
其次,对不同债券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信用债本就要收增值税,同业存单则不在本次恢复征税范围,因此这俩不受影响。国债大多都是续发,新发较少,因此影响较小。而地方债和金融债大多是新发,受影响较大。
简单来说就是:受影响的主要是新发的地方债和金融债。
三、债基还能继续拿吗?
公募基金本身在投资债券的过程中是享受税收优惠的,包括所得税优惠和增值税优惠,本次政策调整,总体影响不算大。
往深了说,本次恢复增值税,对债基短期来说是个利好,而长期来看则未必。
......
更多内容,可以到“晓珠宝养基”中了解!
#八月基金投资策略##医保新政:创新药首发高价获支持##7月投资总结:我的收益如何了?##国务院:通过“人工智能+”行动意见##收息族集合#
$南方中债7-10年国开行债券指数E(OTCFUND|013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