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31 20:38:07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辽宁
变动大?主动基金经理的2025

这篇来聊聊身处艰难境地的主动基金经理们,2025年确实有点难过。

变动大?

变动较大,这个现象并不令人意外。而且这个现象也不是主动基金经理独有的,管理其他类型产品的基金经理也是有的。

主要的原因还是待遇问题,在行业整体的变革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相关问题,有的时候不是不知道,而是做不到,所以只能想想别的办法,试试别的办法。

市场上甚至有“排队离职”的传闻,不限于主动基金经理,而是各类型的都有。这更多的是公司的问题。

我们能看到还是有些行业外部的资管机构很看重人才的价值,在招徕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想必待遇自然也是非常丰厚的,正好也趁这个时机,以往想要招徕还挺费劲,现在机会是很好的。

我们也能看到,一些比较灵活的公募基金公司,也在趁机积极招徕人才,希望他们能够把握这波机遇做大做强,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回本出浪潮?

熬了几年,终于等到大A扬眉吐气。主动基金也在去年被指数压制后,再次迎来持续高光表现。

然后看管理规模就比较尴尬,主动基金持有人,还是选择回本出的比较多。业绩表现好,率先回本的,先被冲击;业绩表现落后的,还没有回本的相对就好不少。

一些基金经理业绩不错,管理规模不多,这一轮下来感觉自己饭碗都难端住了……而且业绩好也得不到支持……资源还是倾斜指数产品的。

当然了,这种情况也并不令人意外,是在为上一轮行情“还债”,只不过倒霉的可能是这几年成长起来的优秀基金经理,当初没赶上最好的时候,现在最难的时候要给别人“还债”,时也命也!

不过既然都这样了,还是要咬牙坚持下去,机会还是要靠自己拼出来。

被轻视?

除了持有人不太待见主动基金经理,基金公司高管也不太待见主动基金经理。

不少高管访谈,都能透露出对于主动管理的轻视。如果是大股东空降的或者销售出身的高管这么说也就罢了,恐怖的是有些主动基金经理出身的高管也这么说……

行业倾向于投研工业化,淡化个人,站在公司的角度或许有些道理,但是站在个人角度,对于个人的发展非常不利。本来这些年行业在人才培养上就不如以前,再这么搞的话有的基金公司真要成基金经理培训学校了……为全行业保存火种。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