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有些调整的意思,一些投资者已经在展望调整到位买什么,不少人把目光投向今年以来业绩落后的产品。
春风不度红利股
今年以来,大A表现最为弱势的就是红利股这个群体,主要是受到资源类行业的拖累,尤其是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股。
很多投资者采用杠铃策略,一头红利一头AI,最近这跷跷板一头沉得要命,一头癫得起飞,差异分化非常非常大。
其实AI的涨幅要比红利的跌幅大得多,不过分化不仅存在于跷跷板的两头,还在板块内部,AI硬件和AI应用的差距也非常悬殊,“软硬兼施”的泯然众人,只有硬件的可能都要给红利兄弟一个抱抱,荣光都是属于AI应用的。
分化如此之大,也导致开年以来,FOF以及投顾这样分散的组合式投资,业绩差异迅速扩大,2个月的业绩差异,看着比去年一年的可能都多……
而随着不少FOF转投指数基金的怀抱,FOF的业绩差异看起来也在拉大,买上30%港股科技类指数基金的跟一点儿港股科技仓位都没有的,差异能不大嘛!
暂时逆风还是彻底翻车?
除了当前市场关注度颇高的红利股,今年以来表现相对落后的还有部分海外市场,比如印度基金、东南亚科技;A股细分行业军工、电力、交通运输、主要消费等。期待很高的纳斯达克,最近也在调整;中国的“纳斯达克”——债市调整的时间更长。
其中不少都是之前长牛走势,比如印度、纳斯达克、国内债券,也正因为长牛走势,所以不少人很关注,反复掂量。这些资产是暂时逆风还是彻底翻车?
恐怕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也各有各的理由,时间会批改大家的回答。
不过不管答案如何,都要有对应的风险控制。
买入高位回撤一小段的资产,可能都不只是抄底抄在半山腰!另外做空赚钱比做多赚钱要难得多。
每个人的风险偏好不一样,有的人喜欢胜率高的方向,有的人喜欢赔率高的方向,喜欢哪个不重要,要命的是只做收益的美梦,风控跟不上。
微妙的控制
这个市场上聪明人很多,谁又能比谁强多少?所以胜率高的投资机会往往伴随着一定几率的“黑天鹅”,一次埋没几次的收获;赔率高的投资机会往往兑现的概率并不高,各种长久的蹲守才能换来一次畅快的大胜。
这就需要一些微妙的控制,来提高自己的收益。
比如说去琢磨琢磨“黑天鹅”是什么?当前这个很难,大多数人琢磨不出来,最简单的还是分散布局多个相关性不高的方向。杠铃策略选红利+AI,相关度就不高,但是买了黄金还要买黄金股基金,那相关度就很高了,虽然资产类别都不同了,但是基本都是同向波动的。
“蹲守埋伏”也是同样的逻辑,今年以来落后的基金,大概率既有能起来的,也有彻底翻车的,不如想想在多种不同情况下,各类产品都会怎么演变,如何分散的答案也就有了。
市场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与其听得越多越迷糊,不如自己想得明白心里更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