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5 16:30:09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甘肃
消费电子行业:GB300启动出货,看好推理侧需求攀升及AI市场扩容!

消费电子行业研究周报:GB300启动出货,看好推理侧需求攀升及AI市场扩容!

消费电子行业:GB300启动出货,看好推理侧需求攀升及AI市场扩容!

www.eastmoney.com 2025年07月15日 天风证券 潘暕,许俊峰,包恒星 查看PDF原文




股名称相关涨跌幅胜宏科技研报 资金流13.65%远 望 谷研报 资金流10.03%鹏鼎控股研报 资金流10.01%东山精密研报 资金流9.7%点击查看全部>>




入名称相关净流入(万)胜宏科技研报 资金流24467.79鹏鼎控股研报 资金流23573.90华工科技研报 资金流20223.45世运电路研报 资金流15647.00点击查看全部>>

  折叠iPhone进入P1阶段,利好折叠屏产业链增长:苹果公司旗下折叠屏iPhone项目已进入P1(Prototype1)原型开发阶段,有望于2026年上市。

  GB300服务器出货启动,叠加GB200放量驱动全球AI基建升级:7月11日英伟达盘中涨超2%至167.89美元历史新高,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创全球科技公司新高,其GB300AI服务器由戴尔率先出货(PowerEdgeXE9712服务器),依托GB300芯片(2080亿晶体管)、NVL72系统(1万亿次浮点运算/秒)及液冷技术,推理输出提升50倍、每瓦量提高5倍;GB200服务器已规模化放量,鸿海一季度AI服务器收入占比50%。

  AI-PCB受英伟达AI服务器需求以及ASIC需求的拉动持续增长:云服务大厂对AI推理侧需求的资本支出依旧见涨,尤其是对PCB的需求出现明显增长。AI-PCB有两个增量方向:一是受到英伟达AI服务器需求的拉动,二是受到ASIC需求的拉动。1)英伟达GB200NVL72架构对PCB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PCB增长。2)ASIC发展推动PCB需求增长,促进AI PCB产业产值的快速增长。3)国内HDI方面,胜宏科技、沪电股份以及生益电子建议关注。

  面板行业整体需求放缓,7月价格小幅下跌:TrendForce预计7月电视面板需求放缓,32寸、43寸价格下跌1美元,50寸、55寸、65寸、75寸下跌2美元;显示器面板需求进入Q3后放缓,Open Cell及模组价格全面持平;笔电面板需求转乐观但价格持平,后续走势取决于品牌与面板厂议价。TCL科技半年度预报显示业务高增长,光伏坚持行业自律,战略布局强化竞争力:半导体显示业务上半年净利润超46亿元(同比+70%),大尺寸领域受益供给优化及高端化趋势盈利增强,中尺寸t9产能爬坡带动IT产品增长,小尺寸OLED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且完成t11并入及华星光电股权收购;新能源光伏业务受产业链供需失衡及价格下跌影响,TCL中环上半年亏损12.0-13.5亿元;其他业务稳健,公司整体营收同比增长3%-1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1%-101%。

  建议关注:消费电子零组件&组装:工业富联、蓝思科技、鹏鼎控股、立讯精密、闻泰科技、领益智造、博硕科技、舜宇光学科技(港股)、高伟电子(港股)、东山精密、欣旺达(与电新组联合覆盖)、环旭电子、比亚迪电子(港股);

  消费电子材料:创新新材(与金属材料组联合覆盖)、思泉新材、中石科技、福蓉科技、世华科技;

  连接器及线束厂商:鼎通科技、立讯精密、华丰科技、中航光电(与军工组联合覆盖)、博威合金;线束:沃尔核材、新亚电子、兆龙互连、金信诺、电连技术;

  被动元件:洁美科技、国瓷材料;MLCC:三环集团、风华高科、达利凯普;电感:顺络电子、麦捷科技、铂科新材(金属材料组覆盖);晶振:泰晶科技、惠伦晶体;

  面板:京东方、TCL科技、彩虹股份、深天马A、联得装备(与机械组联合覆盖)、精测电子、奥来德(与机械、化工联合覆盖)、鼎龙股份(与基础化工组联合覆盖)、莱特光电(化工组覆盖)、清溢光电、菲利华、深科达、颀中科技、汇成股份、新相微、天德钰、韦尔股份、中颖电子、易天股份;

  CCL&铜箔&PCB:胜宏科技、鹏鼎控股、沪电股份、生益电子、南亚新材、深南电路、建滔积层板、生益科技、金安国纪、华正新材、方邦股份、深南电路、兴森科技、景旺电子;

  消费电子自动化设备:科瑞技术、智立方、思林杰、大族激光、赛腾股份、杰普特、华兴源创、博杰股份、凌云光、精测电子;

  品牌消费电子:传音控股、漫步者、安克创新(与家电组联合覆盖)、小米集团(港股)(与海外、汽车联合覆盖);折叠屏产业链:蓝思科技、领益智造、精研科技、统联精密、科森股份、凯盛科技(与建筑建材组联合覆盖)、长信科技、长阳科技、汇顶科技;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创新力度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冲突风险;消费电子产业链外移影响国内厂商份额风险。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