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以来,A股市场情绪显著升温,大盘中枢不断上移。进入8月,A股市场交投活跃度持续凸显,沪指突破去年10月最高点,盘中创下近十年新高3746点。那么,在市场不断上攻的背后,资金面是如何演绎的?存款搬家迹象哪些增量资金值得期待?
各类资金表现一览
本轮而言,资金面的充裕是近期行情上行的主要支撑。具体来看,站在市场赚钱效应不断释放的当下,杠杆资金驱动市场维持火热态势,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关口后仍保持上行态势,显示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险资方面,近日金管局公布数据显示,二季度险资的股票投资环比一季度增加超2500亿元。进入8月,保险举牌再度进入密集阶段,举牌偏向于港股高股息资产。此外,外资流入也为市场贡献新的资金增量,根据国际金融协会最新数据,7月中国股票市场净流入超60亿美元,近期北向资金在全A的成交占比也边际上行。公募基金方面,主动权益偏股型产品的新发份额回暖,不过斜率有限;ETF略显疲态,股票型ETF基金新发份额保持较为积极的节奏,但在双创、TMT相关ETF等止盈赎回压力下,近期流出较为明显。散户方面,7月上交所新增开户数196万户,环比有上升迹象,但距离去年“924”行情和今年一季度行情仍有差距。


存款搬家拉开序幕
随着地产周期下行、风险偏好回落,我国居民超额储蓄规模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快速抬升,大量资金堆积在银行存款中。然而在逼仄的空间下,存款搬家或箭在弦上。一方面,大型银行1年期挂牌定存利率下破1%。另一方面,进入2025年,短暂的债牛后,债券资产收益率面临空间有限的问题。随着股市赚钱效应不断显现,存款“搬家”在近期数据中已有体现。根据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7月居民存款单月减少1.11万亿元,同比多降0.78万亿元,而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14万亿元,为2015年有数据记录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同比多增1.39万亿元,显示部分储蓄或通过基金、股票等渠道流入资本市场。但是从当前公募基金以及股市散户参与度的表现看,居民资金直接通过偏股基金或炒股入市的体量有限,可能更多通过固收+基金等渠道迁移至权益资产,背后可能系资金和资产风险收益特征的匹配度问题。

3700点上方,需要资金进一步汇聚
从上文所提到的资金面表现看,本轮慢牛行情各方资金均有基金参与,但即便在8.18沪深两市成交超2.8万亿的背景下,资金汇聚A股的势头仍未见顶,未来尚有更大空间。向后看,第三轮存款搬家浪潮、美联储降息与人民币走强预期、长期资金入市与A股赚钱效应释放,将是A股走出牛市的重要驱动。一方面,在高利率定期存款到期潮下,疫情以来的万亿超额储蓄有望持续搬家,权益资产或是核心。另一方面,外资和险资亦是值得关注的潜在增量资金。其一,当前海外资金相对于上一轮牛市对A股依然有加配空间,美联储降息与人民币走强预期为其提供了一定的契机;其二,随着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推进以及7月财政部加强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等相关政策出台,叠加利率低位+资产荒下增厚收益的内在诉求,以险资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加仓权益的趋势有望延续。
$富国上证指数ETF联接C(OTCFUND|013286)$
$富国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LOF)C(OTCFUND|013276)$、
$富国恒生红利ETF联接C(OTCFUND|019261)$
$富国中证A500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2464)$
#券商价值重估行情:板块低估低配##沪指创近10年新高##八月基金投资策略#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 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以上内容不代表对市场和行业走势的预判,也不构成投资动作和投资建议,不预示基金未来具体投资操作,基金经理可在投资范围内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建议持有人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作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