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于北京时间7月31日2点发布7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声明,宣布保持利率区间在4.25%~4.50%不变。美联储决议连续五次维持利率水平,联储内部政策分歧与决议声明释放哪些新信息?当前降息还有哪些掣肘?
联储决议释放哪些新信息?
北京时间7月31日,美联储以9-2的投票结果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4.25%~4.50%之间不变。虽然本次维持利率决定符合市场预期,但利率决议声明表述更新与两位理事反对投票仍显示政策基调的微妙变化。
美联储利率决议表示“失业率仍处于低位,劳动力市场状况保持稳健,通胀水平仍略偏高”。决议声明继续强调通胀水平仍远高于2% 的长期目标,不确定性仍然高企,但新增了对“初步价格压力减弱迹象”的关注;同时,本次声明完全避免对未来的政策路径提供任何明确信号,当前再通胀的不确定性与就业强劲表现仍是不降息的核心理由。
经济数据方面,美联储决议声明明确提及“今年上半年经济活动增速有所放缓”,这与6月声明的“稳健扩张”形成对比。同时,删除“经济前景不确定性有所减弱”表述,转而强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依然高”。美国经济韧性是前期高利率环境能够维持的重要支撑,尽管鲍威尔表示经济增长并非联储政策目标,但当前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长期弱化或将形成新的外部压力。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记者发布会上略显鹰派的发言,使得市场降低9月降息预期。鲍威尔表示,当前通胀仍高于政策目标,关税成本转嫁消费者状况仍有待观察,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有所下滑但就业市场依然平衡,联储没有预先的降息路径,利率市场对9月美联储降息预期随即降至40%以下。然而,鲍威尔对关税的通胀影响“是一次性的合理基准”的判断仍为降息铺路,他表明通胀结构中服务通胀有所降温,若关税政策的通胀影响表现为短暂性因素,则降息路径会更加明朗。
此外,本次决议中两位理事反对维持利率水平决定,倾向于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两票反对为1993年以来首次出现,这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政策共识,联储内部分歧使得未来政策路径更不明确。决议声明表示,当前利率水平已为可能的经济风险(再通胀)留出空间,而在鸽派关注经济内生动力弱化风险、多数派更警惕通胀韧性的分歧下,核心政策目标数据变化仍是未来利率调整的关键。

如何看当前降息的掣肘?
自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以来,美联储利率决议已连续五次维持水平,反映降息路径面临的多重结构性障碍。当前,通胀韧性、关税冲击不确定性与就业目标的强劲仍是政策转向的核心约束。
美国6月核心PCE同比上涨2.8%,高于市场预期的2.7%,持续高于美联储2%的政策目标,形成“顽固性差距”。更值得关注的是,通胀压力源于关税政策的部分仍未完全显现,鲍威尔表示,“关税开始在消费者价格中体现,预计通胀数据将受到更多关税影响”、“核心通胀环比上涨中有30%或40%来自关税”,他认为当前无法将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单独剥离出来,目前观察到的关税成本传导中,企业承担了大部分,这种"成本吸收"模式难以持续,关税负担预计部分由企业部门向居民部门转移,形成新的通胀压力。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成为本轮降息路径中重要的不确定性,未来1~2个月,关税影响是否反映在通胀指标上是核心博弈点。
美国就业数据的整体强劲性与结构脆弱性并存,呈现“量稳质弱”特征,私人部门相对的就业疲软或难以长期支持美联储不降息;美国2季度GDP同比持平,核心内需(PDFP)从Q1的1.9%下滑至Q2的1.2%,经济数据走弱虽然是可预期的且尚不可称为衰退迹象,但也将成为鸽派核心持相反政策的有利支持,如何平衡联储内部政策分歧亦是挑战。当前,短期因素仍待验证,美联储边走边看等待数据信号。

降息路径受阻,大类资产如何表现?
美联储利率决议公布以来,美元指数大幅上行,美债利率上行,美股指数则表现不一,期货市场表现印证市场认为鲍威尔偏鹰观点。当前,降息预期回落对美债与黄金表现形成压制,股票市场则更关注不同利率环境下盈利预期变化与市场资金流向变化。
展望未来,如若关税政策的通胀影响不及美联储预期、美国就业数据的结构性问题进一步显现,降息路径再明确仍可期待。资产配置上,利率中枢下行仍是美债下阶段定价的重要看点;黄金亦有望受益实际利率下行利好;权益市场则可重点关注宽松环境估值受益品种与低利率盈利预期改善品种。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4674)$
$富国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0111)$
$富国恒生红利ETF联接C(OTCFUND|019261)$
$富国上证指数ETF联接C(OTCFUND|013286)$
$富国全球债券(QDII)人民币C(OTCFUND|019518)$
#八月基金投资策略#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