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美国总统签署“大美丽”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OBBBA),并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内推升财政赤字,部分赤字可通过关税收入予以对冲。那么,最终闯关成功的参议院版法案主要涉及哪些内容?对美国财政作用及2025年美元资产投资有何指引?
内容:四大议题——减税+增支+减支+提高债限
1)延长企业和个人(家庭)减税。例如永久延长了个人所得税和儿童减税抵免的个人条款、设备全额折旧和研发费用全额即时扣除的企业条款等。相比5月众议院版本,最终版减税条款对企业支持力度明显加码。
2)增支(军事国防和移民)。在国防安全上,未来十年增加支出约2880亿美元,主要用于造船、空中优势与导弹防御、军火与供应链、核威慑、边境墙建设和边境安全设施升级、移民驱逐和边境安全相关资金等。
3)削减社会福利和能源支出(医保、教育、食品补助和清洁能源):集中于医疗保健(削减和收紧医疗补助资格&平价医疗法案)、教育(收紧和改革学生贷款)、食品救助(削减和收紧食品券补助)和能源(削减绿色能源相关支出,增加化石能源租赁和土地销售)等领域。
4)提高债务上限至5万亿美元。触及债务上限后短时期内不能再通过借贷来偿还债务。当前美国联邦债务法定限额是36.1万亿美元,提高后将达到41.1万亿美元。

财政:“对外加税+对外减税”组合下,长期赤字率或升至6%-7%
《大美丽法案》总体上会推高财政赤字,据CBO和CRFB测算,法案在2025-2034年间将使联邦赤字净增约3.4万亿美元。在此基础上,再计入约0.7万亿美元的新增利息支出后,赤字增幅将上升至约4.1万亿美元。此外,到2034年美国净债务规模占GDP比重也将自目前上升近30个百分点。
然而由于美国政府同时在使用关税增加财政收入,若将这部分收入抵消赤字综合考察“对外加税、对内减税”效果看(CBO预计关税或可在未来十年带来约2.8万亿美元潜在收入),未来十年新增净赤字规模或将缩减至1.3万亿美元,2025-2034年的赤字率将有望维持在6%左右,大部分减税措施将在2026-2029年期间推行,2030年后多项减税措施将陆续到期。

美元资产:财货有效配合将带来波动后再介入的机会
法案对美元资产的影响可折射为硬币的两面:财政扩张释放经济潜力,有望与AI代表的新产业投资和美联储降息后释放传统融资需求共振。 法案通过后年内也可能在一个季度的维度下释放债券供给(债务上限打开),这在美债已偏高位+25Q3通胀可能抬升显效+短期降息预期回摆的背景下,容易成为三季度美债需要过的“坎”。
不过在年内看这可能只是短期流动性扰动,不改变信用周期修复和美联储降息格局,因此波动反而可以为美股和美债提供更好的买入节点。
对于美债,1)短期视角下,季度融资会议目前给出二、三季度的中长期国债净发行量平稳,且考虑关税后年内赤字扩张幅度短期仍可控。若三季度美国经济数据进一步走弱+通胀一次性显效,可能并不会阻碍年内降息预期增强,美债利率仍有望在9月降息开启的前提下走低。2)中期视角下,财政扩张需要宽松货币配合。如果想要债务压力可控的同时扩大赤字规模,低利率环境为财政刺激提供融资可能是较好模式,付息压力加大会侵蚀财政扩张效果,最终难以持续。
对于美股,1)短期视角下已经处于估值相对高位,容易受到关税带来的盈利拖累和情绪负面扰动。2)中长期看,预计美股更核心的定价逻辑仍依赖于基本面,仍需观察关税效应、国内减支等财政刺激措施对硬数据的实际影响。节奏上,25Q3对可能的硬数据走弱带来的尾部风险保留一份谨慎,25Q4金融条件持续宽松、减税等扩张措施逐步启动落地等因素或对美股形成基本面支撑。结构上,传统能源、芯片、军工或受益于该法案,而新能源、医疗面临一定压力:法案不仅推动芯片制造本土化生产,也为传统能源、制造、地产、军工、农业等行业带来显著的税赋和补贴优势;但同时也削减了清洁能源、新能源车、医疗、食品等行业的优惠政策。

$富国上证指数ETF联接C(OTCFUND|013286)$
$富国全球消费精选混合(QDII)人民币C(OTCFUND|012062)$
$富国全球债券(QDII)人民币C(OTCFUND|019518)$
#特朗普威胁50%铜关税!产业影响几何#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 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以上内容不代表对市场和行业走势的预判,也不构成投资动作和投资建议,不预示基金未来具体投资操作,基金经理可在投资范围内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建议持有人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作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