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竞争优势混合C(OTCFUND|018413)$发布了二季度报,在季报中徐彦写道:
本季度本基金仅取得小幅正收益,并连续第二个季度跑输同行。坦白说,这不高的收益率仍超我预期,这不高的排名也可能继续,仿佛回到了2020年。
比起2020年,二季度我远远更关心股价波动,而非企业价值。这首先是因为我管理的大部分基金或是绝对规模或是相对规模都在上升,在买入时要长期风控也要当期收益,而众所周知,股价短期是投票器;其次是因为20年有为数不少企业价值被显著低估的股票,无论股市如何波动价值终将回归,现在环境则发生了巨大变化。
不过,本季度的排名说明判断股价波动始终不是我的强项。我曾提醒您多关注真实的世界,少关注抽象的概念——毫无疑问,资金流向属于前者,企业价值则属于后者;但看得见的价格未必不是幻象,看不见的价值未必不是实质,就像那个古老故事讲的:风吹苹果落了地,起作用的其实是重力场。
一、业绩复盘与预期管理:回归现实的坦率
徐彦开篇即点明本季度的业绩状况:收益微薄,且相对排名不佳。他坦言,“这不高的收益率仍然超出我预期”。这句话很关键,它揭示了当前市场环境之复杂严峻,即使预期放低,结果依然不尽如人意。他预见到“这不高的排名也可能继续”,甚至直言感觉“仿佛回到了2020年”。这既是对历史相似市场状态的回顾,也暗示了短期内业绩压力可能仍然存在。这份直面现实的勇气和清醒的自我预期管理,在基金报告中显得尤为珍贵。他明确告诉投资者:短期成绩单不理想,这是事实,且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改善。
二、策略重心转移:从“价值绝对”到“波动相对”的无奈
报告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披露是徐彦承认,与2020年相比,“二季度我远远更关心股价波动,而非企业价值”。对于一位以深度价值投资理念闻名的基金经理来说,这无疑是其投资行为的显著变化。徐彦坦诚地解释了背后的两大关键原因:
规模的双重压力: “大部分基金或是绝对规模或是相对规模都在上升”。规模变大是成功也是责任,但也带来操作挑战。面对规模的增长(无论是管理总资产的扩大还是基金在投资人组合中占比的提升),徐彦坦言在买入决策时,需要更精细地平衡“长期风控”和“当期收益”的关系。规模效应使得纯粹寻找并持有“被显著低估的价值股”(这是他在2020年擅长的)的策略在短期内容易失效或效果滞后。
市场环境的剧变: 他提到,2020年曾有“为数不少企业价值被显著低估的股票”,那时坚守价值,“无论股市如何波动价值终将回归”。然而,“现在环境则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前市场中,基于企业内在价值的“绝对低估”机会显著减少,市场更受情绪、资金流动等因素驱动,即他引述的经典名言——“股价短期是投票器”。在这种环境下,完全忽视短期的股价波动(投票结果),对管理规模的基金来说,风险更高,实现“当期收益”也更难。
三、自我反思与核心坚守:投票器 vs 称重机,幻象 vs 实质
徐彦毫不避讳地指出:本季度的不佳排名证明,“判断股价波动始终不是我的强项”。这既是对自身能力的清醒认知,也是对短期市场博弈属性的一种谦逊。他再次重申了对投资者的建议:多关注真实的世界(如“资金流向”),少关注抽象的概念(如“企业价值”)。但这并非价值理念的放弃,恰恰是投资理念复杂性的体现。
他接着用非常哲学化的比喻进行了深刻的辩证阐述:“但看得见的价格未必不是幻象,看不见的价值未必不是实质。” 这简直是全篇的灵魂句。他警示投资者,眼前喧闹的股价(投票器)可能只是一场幻象,而深藏的企业内在价值(称重机)虽不易直观感知,却代表着投资的实质。他用牛顿的“苹果落地”典故生动点题:是重力场(价值)决定了苹果落地的实质结果,风吹(股价波动、投票)只是表象和触发因素。
在组合中的配置

该基金在$十拳剑灵活配置$和$十拳剑超稳星$中分别配置了4%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