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债市维持强势,权益类资产整体震荡、局部不乏行情,部分“固收+”产品在较为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依然把 “+”这一部分做的比较出彩。这些基金采用的策略有较大的差别,具有各自独特的风险收益特征,给了投资者丰富的可选项。
经过深入研究,我们选取了四只采用不同策略的产品,供大家参考。其中,华安强化收益债券是“固收+可转债”,华泰柏瑞鼎利灵活配置混合是“固收+周期股(主要是黄金股)”,易方达瑞锦混合是“固收+红利”,招商安阳债券是“固收+量化选股”策略。下面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一、华安强化收益债券
郑伟山自2022年9月16日开始管理华安强化收益债券,过去1年收益为11.4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为5.86%,排名同类前2%。(业绩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排名数据来源: 海通证券,同类基金指偏债债券型,同类排名第17/1012,截至2024.12.31)
郑伟山曾在资管、信用评级、保险等领域任职,在多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投研经验。2022年3月加入华安基金,在公司“绝对收益投资部”团队中主要负责权益投资。
从华安强化收益债券的债券持仓来看,自郑伟山管理以来逐渐转变为以可转债为主,国债和金融债为辅的配置。其中可转债持仓自2023年以来始终保持在70%以上,这类资产具有债券的固定收益属性,在市场波动时能提供一定的防御性,又拥有股票的权益属性,在股市行情较好时提供一定的进攻性。
基金国债持仓占债券投资市值比例自2022年下半年至2023年维持在17%以上,捕捉了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带来的资本利得收益,2024年进行了适当减仓,规避国债价格高位波动的风险。基金还持有一定的金融债(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不持有公司信用债(由股份公司或非股份公司发行),不做信用下沉。
可见,郑伟山在固收投资中较为积极主动,偏好借助可转债和国债谋求更多的弹性收益。
从华安强化收益债券的股票持仓来看,行业数量保持在10-15个之间,持仓较为均衡分散。行业配置以成长和周期为主。成长类行业主要持有传媒、计算机、电子、国防军工等,周期类行业主要持有有色金属、非银金融、汽车、机械设备等。个股选择偏好弹性较高的资产,坚持“少而精”的思路,选择基本面较好的行业龙头股,静待“开花结果”。
整体上看,郑伟山由于是权益投研出身,风险偏好较高。其投资风格较为积极和灵活,在固收和权益投资中均偏好弹性较高的资产,他管理的华安强化收益债券采用“固收+可转债”策略,“含权量”较高。
二、华泰柏瑞鼎利灵活配置混合
郑青和董辰分别自2020年6月23日和2020年12月29日开始管理华泰柏瑞鼎利混合,近1年收益率为6.72%。(来源:Choice,截至2025.2.19,下同)
郑青拥有超24年证券从业经验,曾在券商、保险资管任职,在固收投资领域积累深厚,主要负责产品的债券投资部分。董辰拥有超11年证券从业经验,曾在券商担任采掘行业首席分析师,对周期和制造类板块研究比较深入,2016年加入华泰柏瑞基金,主要负责产品的权益投资部分。
从华泰柏瑞鼎利的债券持仓来看,券种以金融债为主,公司信用债和同业存单为辅,国债持仓较少,一般不高于6%,不持有可转债。其中金融债持仓占债券投资市值比例会根据行情环境进行灵活调整,一般在30%-65%之间波动。比如2022年市场利率低位震荡,方向不明,华泰柏瑞鼎利减仓金融债、加仓同业存单(久期较短),适度降低组合久期和杠杆水平,规避利率风险。2023年市场利率下行趋势确认后,再度提升金融债持仓,抓住债券牛市的机会。
从华泰柏瑞鼎利的股票持仓来看,会进行一定的择时操作,比如2022年2季度和3季度股票仓位降至13%左右,规避了市场回调。行业配置上以周期股为主,比如2021年至今有色金属(主要是黄金股)行业占股票投资市值比始终保持在28%-40%的较高水平,成功把握了金价持续上行的行情。个股持仓数量保持在100个以上,在四只基金中处于较高水平,分散程度较高;会根据个股性价比变化进行持仓调整,争取让组合的整体性价比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整体来看,华泰柏瑞鼎利混合的两位基金经理在各自的领域实力雄厚,合作管理产品时采用“固收+周期股”策略,配合默契。郑青管理债券部分时,会根据对资金面的判断以及流动性的预估,确定组合杠杆、久期,以“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努力获取较高收益”作为投资目标,主要追求获取稳定的票息收益,为整体组合提供较厚实的安全垫;董辰管理股票部分时,会基于公司质量、景气度和成长空间的性价比进行切换,重点对周期股进行灵活投资。
三、易方达瑞锦混合
杨康自2020年7月7日易方达瑞锦混合成立时开始管理(2022年短暂离任约两个半月),近1年收益为10.90%。
杨康拥有超9年证券从业经验,曾在基金公司任机构债券投资部研究员、投资经理助理。2019年5月加入易方达。
从易方达瑞锦的债券持仓来看,券种以金融债、公司信用债为主,较少投资国债和可转债。其中公司信用债持仓占债券投资市值比例一般保持在50%以上,最高时曾超过90%,表明组合愿意为获取较高的票息收益承担一定的风险;会灵活运用杠杆、调整久期,捕捉资本利得机会,比如2023年以来,在市场利率下行趋势较为明显的情况下,提升金融债、国债持仓,进行较为积极的波段操作。
从易方达瑞锦的股票持仓来看,杨康会根据既定的指标进行择时操作,比如2023年4季度,因触发了基金募集说明书中约定的沪深 300 指数月末 PB(平均市净率)低于历史十年5%分位数的条件,,杨康显著提升了股票仓位,加仓的主要方向是银行、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高股息资产,红利资产持仓水平在四只基金中处于较高水平,充分把握了红利行情;2024年4季度,“9.24行情”后股市估值抬升,他适度降低了股票仓位,从而控制组合波动。
整体上看,杨康坚持偏绝对收益的管理思路,采用“固收+红利”策略。在债券投资中以获取票息收益为主,不做信用下沉,也会择机把握利率波动中的资本利得机会。股票投资中,通过择时指标进行仓位调整,持股以高股息资产为主,在构筑安全垫的前提下寻求较高收益。此外,还会积极参与新股申购为组合提供边际上的增强收益。
四、招商安阳债券
尹晓红与蔡振分别自2020年11月4日、2021年8月5日开始管理招商安阳债券,该基金近1年收益为9.72%。
尹晓红拥有“物理+金融”复合教育背景,2013年加入招商基金,2017年起担任基金经理,在招商安阳债券的管理中负责固收投资部分。蔡振2014年7月加入招商基金量化投资部,曾任ETF专员、研究员,主要从事量化投资策略的研究,在招商安阳债券的管理中负责权益投资部分。
从招商安阳债券的债券持仓来看,券种以金融债、公司信用债为主,持有少量国债,极少投资可转债。尹晓红会根据宏观环境和利率走势灵活调整组合的久期、杠杆和结构,捕捉市场机会。比如2023年下半年至今逐渐提升金融债持仓,主要因为全球进入降息周期,尤其是国内市场利率持续下行,金融债信用风险较低,利率敏感性适中,可以较好的平衡收益与风险;国债持仓占债券投资市值比例在2024年下半年提升至10%,较好的把握了国债利率快速下行带来的资本利得收益的机会。
从招商安阳债券的股票持仓来看,蔡振对红利类、周期类、成长类行业均有配置,不同时期同一行业的持仓会进行灵活调整,行业轮动迹象较为明显。比如2022年至2023年,持续降低电子行业持仓,同时持续提升通信、公用事业、煤炭等行业持仓,即低配成长、高配低估值红利,契合成长股估值承压、红利资产走势较强的行情环境。2024年后,逐渐提升对成长类股票的持仓,减持有色和煤炭板块,契合了人工智能的行情。
通过研究后发现,蔡振进行股票投资时,采用的是“多因子选股+行业轮动模型”量化策略。具体操作时先将全市场分为四大板块,如周期、红利、成长等,基于可投资价值决定各板块配置比例,在板块间建立轮动模型、板块内部进行量化选股,并结合估值和主观判断,选出最终的持仓标的。
整体来看,尹晓红和蔡振分工明确,采用“固收+量化”策略管理招商安阳债券。尹晓红在债券投资中,以获取票息为主、获取资本利得为辅,倾向于选择高等级债券,避免信用下沉,严格控制信用风险。蔡振在股票投资中,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借助行业轮动和量化选股,兼顾效率和准确性,在做好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力争更好的收益。
五、结语
投资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投资策略的选择和高效执行。由于不同的投资者在风险偏好、资金安排、投资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固收+”基金产品选择中需要因人而异,投资者不仅要了解基金业绩表现,还要了解背后所采用的策略,做到知己知彼。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我们的研究来看,“固收+”中“+”的部分所采用的策略丰富多样,有些策略在过往的市场中证明了自己,实现了多元化的超额收益,为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回报,我们可以加以关注和研究,从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声明:基金、基金投顾组合的研究、分析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本账号发布的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买卖的依据。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及基金投顾组合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顾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基金投顾试点机构存在因试点资格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敬请认真阅读相关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声明,基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理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