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集体回暖!怎么投?# #煤炭重拾涨势 要跟上吗?# #高盛看多A股:慢牛正形成 还有约30%上涨空间# #15连阳!农行总市值逼近2.9万亿# 2025年以来,多家厂商密集发布固态电池下线消息,从实验室突破到量产装车的路径日益清晰;与此同时,绿电装机量持续攀升,储能技术加速商业化,新能源作为国家战略的长期价值愈发凸显。$国泰创业板新能源ETF发起联接C$ (代码:025363)作为聚焦创业板新能源赛道的指数型基金,成为普通投资者把握行业机遇的重要工具。本文结合行业热点与基金走势,解析其投资价值。
一、基金核心概况:精准锚定高成长赛道
该基金紧密跟踪创业板新能源指数(399266),指数精选50家创业板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领域优质企业,前十大成分股权重超60%,覆盖锂电、光伏、储能等核心细分领域,其中固态电池与储能概念相关成分占比超65% ,与当前行业热点高度契合。
费率结构颇具优势,管理费0.5%/年、托管费0.1%/年,C类份额免申购费且持有7天后免赎回费,适配短期波段操作与长期布局需求 。国泰基金在ETF领域深耕多年,旗下新能源相关ETF工具齐全,管理规模超7000亿元,为基金的精准跟踪提供了坚实支撑 。截至2025年10月17日,基金单位净值为0.9871元,规模达3.95亿元,处于适中区间便于灵活运作 。
二、行业机遇:固态与储能驱动赛道升级
(一)固态电池量产进入倒计时
2025年固态电池发展按下“快进键”,多家车企与电池厂商明确量产时间表:上汽计划年底实现固态电池量产装车,长安、吉利等将2027年定为规模化装车节点,宁德时代5GWh全固态产线已投产 。人民日报报道显示,我国科学家攻克全固态电池核心难关,续航有望突破1000公里,能量密度较液态电池提升50%以上 。上游材料企业同步突破,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已具备商用能力,为产业链降本奠定基础 ,行业即将迎来从技术验证到规模应用的质变。
(二)绿电与储能形成协同增长
绿电装机持续放量,2025年前三季度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合计突破1.2亿千瓦,光伏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比重升至18% ,新疆350万千瓦光伏项目等超级工程陆续投运,推动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绿电消纳需求倒逼储能技术升级,2025年国内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突破50吉瓦,市场规模超1200亿元,电化学储能占比超85%。政策层面,“新能源+储能”强制配建比例提升至15%-20%,叠加容量租赁、辅助服务补偿等机制,储能商业化闭环加速形成。
三、基金走势与投资价值解析
(一)走势与行业热点联动紧密
2025年以来,基金走势呈现“震荡筑底后随热点回升”的特征。上半年受固态电池技术落地不确定性影响,基金净值在0.99元附近窄幅波动;进入三季度,随着车企固态电池下线消息密集释放,基金净值一度冲高至1.01元,较低点上涨2%;10月以来虽受板块整体调整影响回落至0.9871元,但近60日均值稳定在0.994元,显示市场对长期价值的认可 。这种走势与固态电池技术进展、绿电装机数据等行业变量形成清晰共振,体现指数基金对板块景气度的精准反映。
(二)三重优势凸显配置价值
1. 估值安全边际充足:当前创业板新能源指数滚动市盈率28.78倍,处于历史23.97%分位;市净率4.34倍,位于历史34.42%分位,估值水平低于76%的历史时期,向上空间显著大于向下风险 。
2. 热点契合度高:指数成分股中,固态电池产业链企业涵盖材料、制造等环节,储能龙头企业亦在列,随着技术落地与装机增长,成分股业绩增长预期将持续兑现 。
3. 操作灵活性强:C类份额的费率优势降低了短期调整中的交易成本,投资者可结合固态电池量产进度、储能政策落地等节点灵活调整持仓,同时也适配长期定投策略以平滑波动 。
$国泰创业板新能源ETF发起联接C$凭借精准的热点覆盖、低位的估值水平与灵活的费率结构,成为把握固态电池与储能发展机遇的优质工具。在新能源作为国家战略的长期趋势下,投资者可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采用“波段布局+长期定投”的方式参与,既能捕捉技术突破带来的弹性收益,又能分享绿电储能规模化发展的长期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