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市场呈现分化格局,创业板指表现强劲半日涨超2%,而主板指数窄幅震荡,两市超3400只个股下跌,市场资金明显向盈利确定性较高的板块聚集。这种市场表现进一步凸显了在当前环境下配置稳健资产的重要性,而港股高股息资产正是抵御市场颠簸的“防弹衣”。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和无风险收益率持续走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跌破2%,银行理财收益率普遍低于3%,传统存款利率更是进入“零时代”,这使得兼具高股息与低波动特性的港股红利资产成为寻求稳健收益投资人的重要配置方向。尤其在美国降息周期开启的背景下,港股市场因其极低估值和高股息特性,正迎来较好的上涨预期。截至6月30日,恒生指数年内累计上涨20%,PE-TTM仅10.68倍,估值洼地属性显著,港股高股息资产具有显著投资价值。
另外,港股红利资产具有坚实的价值支撑。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31日,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最新股息率高达5.62%,显著高于同类A股红利指数(中证红利指数、红利低波指数最新股息率分别为4.46%、4.26%)。同时该指数近一年年化波动率仅14.86%,低于A股红利指数的18.80%,真正实现了“高息”与“低波”的完美结合。
该指数重点配置金融、公用事业、能源、房地产等波动率较低、分红稳定的板块,平衡盈利、估值与风险。值得一提的是,指数成份股中超过一半为中央或地方国有企业,更容易受益于相关政策催化。这些企业凭借垄断性行业地位及持续提升的分红比例,构建起“现金流—分红—估值提升”的正向循环,如中国移动、中海油等龙头企业不仅坐拥垄断性行业地位,更通过持续提高分红比例(如中海油2024年分红率超40%)。指数成分股现金分红总额从2018年的3390亿港元飙升至2023年的9926亿港元,增幅超193%,展现了强劲的盈利能力和分红意愿。

美联储降息预期持续升温,9月降息概率已经达到100%。这一预期源于美国经济数据的走弱——8月美国就业增长近乎停滞,劳动力市场降温已成为现实。降息带来的流动性宽松,将促使国际资本流向风险偏好更高的资产,港股等新兴市场有望承接外溢的海外流动性。历史数据表明,恒生指数与美元指数呈现显著负相关,弱势美元环境下港股“估值洼地+高息资产”的吸引力更加凸显。南向资金早已先行一步,今年以来净买入额超10100亿港元,再度刷新历史纪录。自开通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额已超4.7万亿港元,已成为港股市场上一支重要的交易力量。国内政策方面,新“国九条”明确强化上市公司分红约束机制,央企市值管理纳入考核,港股红利的分红稳定性和动力增强。2024年全年7天OMO利率由年初的1.8%下调为1.5%,降息幅度30BP,预计2025年降息幅度将为红利板块的持续重估带来较为坚实的底层逻辑。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4773)$(024773) 于2025年9月15日正式发售,为场外投资者提供了一键布局港股优质红利资产的高效工具。其跟踪的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近一年涨幅达到了44%左右,而相比之下场外指数基金005051/005052的涨幅就只有39%左右,而这一次新发的ETF联接基金紧跟ETF,业绩表现上有望超越场外指数产品。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将红利低波策略作为底仓配置,建议配置30-50%的红利仓位作为权益底仓,既可以享受权益收益,也可以利用科技、红利跷跷板效应既能平滑组合波动,又能分享港股估值修复红利。

#存储芯片掀涨价潮!投资机会几何?# #锂电产业链爆发 宁德时代涨超10%# #美联储能如约大幅降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