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总结直播《新一轮AI热潮来袭?》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探讨了AI和创新药领域的投资机会。首先,嘉宾分析了AI赛道的长期价值,特别提到新一代AI模型R2在成本、国产化和多模态方面的优势,可能引发投资热潮。然后,讨论了AI对硬件和软件行业的推动作用,建议分开布局相关指数产品。接着,重点介绍了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特点,指出AI与医药研发结合将提升效率,建议中长期关注。最后,提醒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选择合适产品,科技和创新方向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
1 探讨AI和创新药投资机会。
滕抒含分析了AI赛道的长期投资价值,指出AI与不同行业结合的分支值得关注。他特别提到港股创新药指数产品,强调创新药在医药行业中的高弹性和成长性,以及港股市场的波动性带来的额外收益机会。
2 港股通创新药和AI硬件受关注。
滕抒含介绍了港股通创新药基金的特点,建议投资者布局以分散个股风险。随后讨论了近期AI硬件板块的亮眼表现,主要受deep seek下一代大模型R2可能发布的消息影响,市场情绪热烈,即便消息被辟谣,相关板块仍持续上涨。R2模型被视为AI竞赛的重要升级,可能引领新一轮行情。
3 滕抒含分析AI投资热潮可能性。
滕抒含讨论了近期AI领域的发展动态,特别是deep seek R2模型的预期发布。他指出R2在参数量和模型架构上相比R1有显著提升,可能引发新一轮AI投资热潮。滕抒含认为,如果市场情绪维持高位,R2发布时的市场反应可能比R1更热烈。他还提到R2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认为这将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4 R2模型成本降低且国产化提升。
滕抒含介绍了R2模型的三大优势:成本大幅降低56%,每百万token仅0.07美元;采用华为升腾芯片实现更高国产化率;升级为多模态模型,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等输出。相比OpenAI的GPT40O,R2成本仅为后者的1/37,兼具性价比和自主可控优势,有望推动AI产业链发展。
5 关注AI国产替代投资机会。
滕抒含分析了AI产业链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硬件和软件两大方向。硬件方面包括AI芯片和算力环节,推荐关注科创芯片和国证通信指数;软件方面则涉及AI模型及其生态应用,未来成长空间广阔。嘉实基金提供相关科技指数产品,便于投资者布局。
6 AI推动软硬件发展潜力巨大。
滕抒含分析了AI对软硬件行业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医疗健康和智能制造领域。他提到deep seek模型的应用前景广阔,能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硬件方面,算力芯片和光通信模块是重点;软件服务领域也值得关注。嘉实基金提供了相关科技类指数产品,如科创芯片和国证通信指数,方便投资者布局。
7 建议分开布局AI硬件和软件。
滕抒含建议投资者将AI硬件和软件分开布局,以把握结构性行情。他推荐中证软件服务指数作为AI软件领域的投资标的,并提到AI与医药行业的融合机会,建议关注港股通创新医药指数。此外,他还介绍了嘉实基金在科技产品线上的指数布局,包括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和中证机器人联接基金。
8 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特点及产业逻辑。
孙阳介绍了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特点,该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不超过50只创新药相关企业,不受QD额度限制。目前成分股39只,头部权重集中度高。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表现犀利,适合风险承受能力强的投资者。滕抒含指出创新药未来机会在于与AI深度结合,AI可提升研发效率,降低失败风险,改变传统新药研发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困境。
9 AI助力医药研发弯道超车。
滕抒含指出AI在医药研发中作用显著,能大幅降低成本和不确定性。AI通过虚拟筛选快速识别有效化合物,国内凭借数据优势和政策支持有望超越海外巨头。创新药板块受益于政策扶持和商业化放量,迎来业绩拐点,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10 关注创新药板块的中长期投资机会。
滕抒含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创新药板块,推荐通过指数基金布局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他指出港股创新药指数今年以来涨幅达60%,优于恒生医疗保健和中证创新药指数。他强调医药赛道应中长期布局,认为当前是国产创新药产业拐点的起点,短期波动不影响长期潜力,建议投资者把握调整机会逐步建仓。
11 AI浪潮下的投资布局建议。
滕抒含分析了AI浪潮下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AI软件硬件相关领域,如科创芯片、通信、中证软件服务指数等。他强调投资需结合个人风险偏好,稳健型投资者可侧重红利低波等宽基产品,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可适当布局科技和创新方向。最后提醒相关产品风险等级较高,需匹配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