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医药出海大潮!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买了什么?
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创新药板块作为牛股倍出的赛道,受到众多投资者的关注。但同时,创新药板块也是一个技术驱动、研究和投资门槛较高的赛道,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通过指数打包投资整个行业是比较合理的投资方式。
因为特殊的18A规则,即港交所为尚未实现收入的创新生物科技公司度身定制的专用上市渠道,一批优秀的中国创新药企业聚集在港股。
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则是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以及 为制药企业提供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等服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范围内创新药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港股通,则是方便境内投资者用人民币直接投资港股的一种制度设计,加入港股通的个股有市值和交易量的要求,筛选出了流动性较高的股票。
截至7月31日,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前十大成分股如下:

来源:中证指数官网 截至时间:20250731 仅作为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列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价值评判。
均为中国较为知名的头部创新药企业,且在今年出海授权交易方面斩获颇丰,获得较高首付金额。
我们来看下这些创新药大厂的BD战果:
康方生物——2022年12月6日,凭借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PD-1/VEGF双抗依沃西单抗(AK112),康方生物获得5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50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创下当时国产创新药出海金额纪录,拉开了中国创新药出海的序幕;
信达生物——信达生物公告,宣布其与罗氏达成全球独家合作与许可协议,推进一款在研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开发。根据协议,信达生物将获得8000万美元的首付款,和最高达10亿美元的开发和商业化潜在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基于全球年度销售净额的梯度式销售提成。这也是2025年开年,国产创新药领域首笔大额BD交易。
石药集团——6月13日,石药集团宣布与阿斯利康达成战略合作,以利用集团的AI药物发现平台,发现和开发新型口服小分子候选药物,此次交易所涉及的潜在交易总金额达5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0亿元。7月30,石药集团将旗下自主研发的口服GLP-1R激动剂SYH2086的全球权益授权予美股上市公司Madrigal Pharmaceuticals,协议总对价最高可达20.75亿美元,包含1.2亿美元首付款及高达19.55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款项。
三生制药——5月20日,公司公告与辉瑞达成全球合作协议,从交易金额来看,三生制药将收获 12.5 亿美元首付款,另有最高达 48 亿美元的开发、监管批准及销售里程碑付款,潜在总交易金额高达 60.5 亿美元,按当前汇率换算超 430 亿元人民币。其中,12.5 亿美元的首付款不仅成为 2025 年最大的 BD 交易首付款,更刷新了国产创新药 License-out 的最高首付款纪录。(文中所涉及的个股仅为讨论需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价值评判。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可以看到,中国创新药企业的全球优势正在显现,进入专利授权出海的爆发期,未来仍有潜在的BD合作大单值得期待。
投资者可以关注$嘉实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发起式C(OTCFUND|024701)$ $嘉实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发起式A(OTCFUND|024700)$,抓住中国创新药出海的浪潮。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可能发生投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表现都不预示其将来投资结果,我国基金的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嘉实基金管理的某只基金业绩不构成对其他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嘉实基金管理的产品时,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产品资料概要》、《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及产品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创新药赛道火爆:机构调研+资金加仓#